同老子談策劃
劉建恒
從市場策劃的角度讀《道德經》,會有收獲嗎?苦思冥想之際,接到了老子的email,讀得神清氣爽,特轉載如下。
老子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這幾句話用于指導市場策劃,再恰當不過了。
現通過案例形式一一侃來:
一、有無相生
一樁生意,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相輔相成才具備可持續性,無形資產遠遠大于有形資產,生意才具備核心競爭力。
您看那個老掉牙的故事,可口可樂的老板總能理直氣壯的說,如果今兒晚上廠房被一把火燒了,第二天一早就是大把的銀行家過來談貸款的事。
二、難易相成
一家公司,天天遇到難題是好事,解決了,就是成長的階梯;一個組織,如果天天做的事都很容易,就要趕快給自己兩耳光了,因為,這種感覺一定是假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市場常態,這嚴重不符合規律。
不用舉例子了,您旁邊都是,只有意識到難和易的正面價值和負面價值,企業才能聽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三、長短相形
一件產品,可以通過同品類長處和短處對比,消費者對產品的記憶點、價值點、爆發點感悟好,成交的可能性才大。
同系列產品,暢銷產品價格調配至中等價位,可以起到適當控制貨品流速、提升產品利潤和品牌形象作用,銷量一般的產品,適當下調產品利潤,價格調配至最低價位,可以起到提高貨品流速效果。滯銷產品調配至最高價位,以自我犧牲為代價,陪襯價位已調配至中等價位暢銷產品、價位調配至最低價位一般產品,使顧客在價值、價格、價差上對比后,能夠心安理得的選擇我們的銷量暢銷或一般的產品。
四、高下相盈
一件事越想讓他有傳播高度,越需要尋找有低度的資源來交互支撐。
《列寧與士兵的故事》之所以許多人今天還記憶猶新,就源于一個地位很高的人和一個地位很低的人在原則、在人格、在心理上互動過程,看著像大事故,其實是好故事。一個偉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尊重認可過程,讀者們思想產生共鳴和心靈充實是必然。
五、音聲相和
一個項目包含了音律和妙語,琴瑟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境界就容易出來。
《感恩的心》作為平安保險公司內部一首手語歌,音樂、作詞、手語同步的呼應,逐漸被社會各個公司團隊認同,其實,伴隨著社會成員的廣泛認同,平安保險的品牌號召力也做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六、前后相隨
當一個策劃具有偉大的道德基因、政治基因、人文基因時,你緊跟其后,會具備健康的長壽基因。
1884年,法國將自由女神像正式轉交美國政府,不知何故,美國竟不知把女神像置于何處,安置資金也匱乏,紐約《世界報》的普利策矢志不移,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募捐運動,籌集了資金10.109萬美元,促成1886年自由女神像頭戴桂冠、高舉火炬、手執法典矗立在紐約港口,迎來無數船只,送走無數日夜。
廣告大師雷維斯這樣描述:“一個報紙竟然帶動了一個民族的熱情,這真是奇跡……以往從未有過一家報紙,對人民具有如此偉大的影響。
七、恒也
萬事萬物都有其對立面,又都是互相依存的,策劃尋源自然如此。而“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作為策劃不易、變易、簡易的規律,持之以恒的堅持,企業品牌自然恒久。
神龍見首不見尾,老子最后曰:“把終點當起點,是策劃運作的關鍵點(慎終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