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網絡電視的“罪與罰”
佚名
()這時候,我們發現自己看電視的方式似乎已經發生改變。而在不久前,亞馬遜更是在萬眾矚目下推出了Fire TV。如果說基于機頂盒技術的智能電視領域還有什么技術創新的話,無疑Fire TV是這個時代新的“圣杯”。
但Fire TV畢竟不是神器,用戶對智能電視的需求無非是內容和娛樂性兩個方面。拋開娛樂性不提,單從內容的角度就對智能電視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簡單地說就是“3W標準”:隨時(Whenever)、隨地(Wherever)、看任何節目(Whatever)。為此,那些技術巨頭們僅僅研發機頂盒技術(包括內置類似功能的所謂“智能電視”)是遠遠不夠的,對他們而言提高內容質量服務似乎比研究設備本身重要得多。
因為,電視信號是通過有線、衛星、寬帶還是由無線運營商提供,這對用戶而言無關重要。用戶只是要有一個操作簡單、一體化程度高的收看方式,僅此而已。
為此,智能電視系統不僅要包括目前可以通過付費電視、視頻網站看到的所有內容,還要有更多的其他方式獲得的視頻資源。比如,用戶想看任何一個流行電視劇或電影,而無需知道信號是如何傳送的,也無需用戶在不同的App之間進行切換選擇。因為對用戶而言,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任何一個額外操作都屬多余。
或許對于想同用戶建立直接關系的內容出品方而言,擁有獨立的App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他們就擁有了很大的客戶資源,而接下來再進行廣告投放無疑將獲得很大的回報。但是對于用戶,這就需要他們在看視頻資源的時候不停地在多個App間切換以尋找合適的內容。這樣的“智能電視”有何“智能”而言?
這是基于App內容系統的最重要缺陷。一個理想的、綜合性的娛樂服務終端應該是一個位于中立平臺上的內容聚合者和管理者,并且所有內容要易于瀏覽、搜索和選擇,網絡電視更是如此。而基于App的方式顯然與之相反。目前已有的互聯網電視設備或平臺之間壁壘重重,有的視頻網站會屏蔽競爭對手的內容,或者無法實現跨應用的有效搜索。如果接下來智能電視系統沒有在這方面獲得突破,那無疑將是阻礙智能電視發展的最主要障礙。
每個人都看電視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是創新和發展電視體驗的專家,電視發行受諸多因素影響。目前互聯網電視的終端設備和服務都只是面向設備的第三方應用的聚合(無論是小米盒子還是其他“盒子”,都是如此),都只能是傳統付費電視的補充或附加。即使像蘋果和亞馬遜這樣擁有自家內容的來源者,也都有一些熱門的第三方內容服務應用。
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來考慮的話,彼此獨立的、不存在互通性和統一功能的App,絕非一體化的家庭娛樂服務所應追求的模式。下一代的電視如果想成為如傳統電視那樣進入千家萬戶的“日常”消費品,必須具有一種“設備+內容”的一體化服務,而非只是簡單的技術設備。
當然,這并不是說未來的互聯網電視中不存在任何App,既然新一代電視是基于網絡的電視平臺,必然會存在App,但它們只應作為綜合、全面的內容體驗的附加性補充,絕對不能成為各公司爭奪用戶的競爭性工具。為此,這就需要一個獨立的App對流傳于網上的核心內容進行聚合和管理,使之成為中立的視頻資源庫存儲于云端或者直接從該視頻公司的站點調用。這些視頻資源可以在電視、平板甚至手機等任一屏幕上觀看。
雖然大家都明白智能電視的發展需要在內容服務方面有一個巨大的創新,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事與愿違。近期,美國最大的衛星電視服務商Direct TV(正打算與ATT合并)的董事會主席在談及在線視頻未來的發展時居然也保守地聲稱:如果可以,要避免其他公司搶奪自己的核心業務。”只是他也許沒想過喬布斯當年的建議:如果你不同自己競爭,別人就會同你競爭。到時候鹿死誰手,真的無法預見!?(作者陳小春 來源:i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