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溝通藝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吳艷
【摘 要】我們常常感嘆人際關系的復雜,似乎每一位在職場上的人都以防范的心態為人處事,于是那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成為很多人的至理名言,需要理解、需要溝通成為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文章分析了溝通藝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溝通藝術 教學 作用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如何實現學校目標、明晰職權職責,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都取決于良好而有效的溝通。由此可見,我們的一切教育活動本質上說就是師生雙方借助于溝通而實現的,沒有交往和溝通,教育活動便不可能產生。
一、溝通的內涵
溝通是傳遞者→過濾→接受者→反饋的環回過程。有一句話非常合適:在別人的反應里看到自己。因此師生溝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與平等互動的基礎之上的。教育是師生雙方作為平等主體共同參與、影響和分享的一種活動,既然強調師生雙方的平等參與性,因而師生溝通應該是雙向的、理解性的。師生溝通不僅指向學生知識的增長,智能的開發、美德的錘煉,還指向學生人格和精神的成長與發展,因此溝通的本身也具有教育意義,是教育活動本身的體現。師生溝通不是教育或教學過程中的副產品,不止是教育或教學活動的工具或手段。
師生溝通是基本要求是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和真誠。我認為,真正理解學生,是要教師拋棄自己對學生的固有偏見與主觀判斷,站在學生立場上,設身處地,以學生的眼睛來觀察,以學生的心靈來感受,以學生的觀點來思考,從而走入并體驗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與學生心靈相通與共感,即羅杰斯所說的“移情性理解”。
相信并珍視學生的價值和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改變和成長的動力和能力。不論他的成績好壞、品行優劣、出身貴賤、相貌美丑,真正視學生為平等的伙伴,是與自己一樣值得尊重、應該被尊重的一個人。
師生溝通還應立足于教師應真誠與學生分享自己,只有互動的溝通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教師要放下架子,主動打開自己的心靈之門,將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所思所想、經歷經驗、情緒感受、觀點態度等適時適度的、自然真實地與學生分享,從而達到師生之間真正的心靈互動和平等溝通。
二、教學中的溝通藝術
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學生,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水平如何,也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者的共同追求,沒有這樣的境界,美好的教育藍圖只能成為縹緲的空中樓閣,在燈火闌珊處向你招手,你卻永遠無法觸摸到它。而要營造理想的教育氛圍,需要有效的溝通,需要為師者用自己的情感智慧甚至是人格來開啟一道道心靈之門。美國教育家保羅韋地博士花了40年時間,研究了90000名學生的信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學生對老師最大的希望是對自己尊重與友善的態度。要讓學生敞開心扉,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指點,就是教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信任和肯定,從而表現出的對學生的關愛和友善。而要達到這一結果就是要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通過良好而有效地溝通努力把自己與學生的關系建立在積極健康的教育情緒之中,使學生感到老師可以親近信任,甚至可以成為自己心靈的港灣。
前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傳遞藝術,是教師智慧才學的顯示,是師生情感的潤滑劑,更是實現有效教育和溝通的法寶。任何人難免會犯錯誤,更何況是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孩子。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幽默的溝通方法會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幽默常常能把困境和窘迫轉化為輕松和自然,柳暗花明,既解決了學生存在的問題,又維護了學生的尊嚴。
積極的師生溝通不只是教師的喋喋不休。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學專家所說:當你滔滔不絕而孩子沉默不語或點頭稱是時,并不意味著問題的解決。要想使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老師首先要學會傾聽,只有積極傾聽孩子的訴說,老師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與愿望。準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走進孩子的內心,用他所能接受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溝通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師傳遞的信息,是有選擇地接受的。這種對教育影響選擇接受的程度,取決于學生對教師的接受程度。因此,用真誠喚起信任的溝通藝術,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一把金鑰匙,擁有它,你才能讀懂學生的內心世界,實現高質量的溝通。 三、加強溝通的策略
教師要加強與學生溝通的策略,沒有溝通就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而經常出現的,是教師沒有對學生的行為經過詳細調查就憑借自己的善惡判斷學生的對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是否能深入地了解到學生思想發展的深層面呢?原因究竟歸結于何處呢?其實教師只要能把自己與學生平等對待,也就可以避免許多可能是因誤會而產生的錯誤,給學生一個平等面對教師的機會,讓學生說出心里話,這樣就可消除許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
學校領導要創建與學生溝通的渠道。每一所學校的領導除了和教師接觸外,還或多或少地和學生打交道,難免會遇上這樣或那樣問題,若處理不當就會在學生心中留下陰影,學校領導與學生溝通可能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設立意見箱;定期召開各年級各班學生代表會;走訪學生家庭,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交流溝通。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平臺與學生進行溝通。平時多與學生家長溝通,而不僅僅是有問題才找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明確溝通的目標,采取有效的溝通方式,從而更好地提高溝通的效率。
所以說,溝通是一門藝術,溝通更需要技巧。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設計的所有教學活動,都是在特定的師生關系中進行的,師生關系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敗。從某種角度來說,教育對學生產生什么效果,是由師生關系的狀況來決定的。教師必須懂得并善于運用師生溝通的藝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高質量的溝通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情緒上的感染、思想上的鼓舞、心靈上的啟迪,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