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眼球穿通傷顯微手術56例
李群年
【關鍵詞】 ,眼球穿通傷
【關鍵詞】 眼球穿通傷;顯微鏡,手術
1臨床資料
2001/2003年住院眼球穿通傷56(男38,女18)例,均為單眼,年齡3~50歲. 致傷原因有剪刀、鐵絲、樹枝、玻璃、鞭炮、自制弓箭等. 學齡前兒童24例,學生12例,成人20例. 均在手術顯微鏡下進行清創縫合處理. 傷口縫合采用80或100的鏟針縫合線,針距2~3 mm,距創緣1 mm處進針,深度為1/2~2/3角鞏膜厚度.根據傷口類型采用不同的術式,傷口齊的無組織缺損者采用連續縫合術,術中對虹膜脫出的處理原則,盡量沖洗干凈,用虹膜平復器和虹膜鑷子于原位整復后,再予以還納,不剪除.對8例前囊膜破碎的,術中用沖洗針頭于原傷口一次性吸出,前房內注入透明質酸鈉,維持前房,術畢,將其吸出,術后觀察,無明顯的并發癥及皮質殘留. 對異物嵌頓及前房的異物,自原位傷口取出,術中為維持前房,保持眼內組織,前房內注入粘彈劑,術畢用生理鹽水或BSS液沖洗干凈并吸出. 對傷及鞏膜、傷口長損傷嚴重的,采取了先關閉傷口再仔細縫合,效果良好. 對6例合并外傷白內障不能手術者,術后4~ 5 wk行白內障手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良好. 術后全身及局部應用激素、抗生素、消炎痛及支持療法. 對合并高眼壓者應用脫水劑,56例均為I期愈合,無手術副性損傷,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復,8例行囊外術后視功能恢復良好.
2討論
正確的手術和方法可使部分病例保留有用視力[1]. 應用顯微鏡,保證縫針距、深度對合整齊一致. 對伴有虹膜脫出并嵌頓的處理原則上應復位[2],外傷性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是治療外傷性白內障的首選方法[3]. 對術中玻璃體脫出的應予剪除.
[1]李秋明,鄭廣瑛,張金嵩,等. 眼爆炸傷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21(8):624-626.
[2]楊曉英,張大勤. 眼爆炸傷86例臨床分析[J]. 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2; 24(6):659-660.
[3] 宋晏平. 兒童外傷性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術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0;18(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