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心靜脈導管留置引流心包惡性積液及腔內化療的護理心得
佚名
: 作者:于金華 蘇英花 張瑜君
【摘要】目的 探討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積液和腔內化療的護理體會。方法 對22例惡性心包積液患者應用中心靜脈導管留置引流,反復腔內化療,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心理護理,術中、術后觀察及護理。結果 22例患者明顯取得療效,護理得當,無手術并發癥。結論 充分細致的術前準備和心理護理,嚴密的術中、術后觀察及護理是確保療效的關鍵,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中心靜脈導管 留置引流 心包積液 腔內化療 護理
惡性心包積液是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由惡性腫瘤并發心包轉移造成,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癥狀和體征[1]。心包穿刺抽液是治療惡性心包積液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心包穿刺危險性大,反復穿刺給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因此我科在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應用中心靜脈導管對22例惡性心包積液患者進行心包穿刺置管,間斷引流抽液及反復注射化療藥物進行治療,加強置管及腔內化療前后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特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齡29-61歲,平均年齡52.3歲,其中肺癌17例,乳腺癌2例,惡性淋巴瘤3例,均經過胸部X線和B超診斷為大量心包積液,為血性滲出液且檢出癌細胞。臨床表現有明顯的心包填塞癥狀,主要表現為: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紫紺,頸靜脈怒張等。平均留置引流時間為15d,最常留置28d。
1.2用物準備
采用美國進口的一次性無菌中心靜脈導管1根,靜切包1個,2%利多卡因1支,無菌手套2雙,一次性手術敷貼1張,引流袋1個,心電監護儀,氧氣,及急救藥品。
1.3操作方法及術中配合
均在B超引導下選擇進針方向,深度,標記穿刺點。協助患者取半坐臥位,常規消毒、鋪洞巾,局麻,嚴格無菌操作技術,囑患者在穿刺時勿咳嗽和深呼吸,避免緊張,術中隨時協助醫生,密切觀察患者面色,呼吸,血壓以及心電圖變化,及時詢問患者主觀感受,給予相應的鼓勵,穿刺成功后借助導絲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后,用肝素帽封口,穿刺口以透明敷貼固定,保留好標本及時送檢,心包腔內每周兩次,地塞米松5mg+順鉑40mg+金葡素10ml,均用NS100ml稀釋,每次將積液引流干凈后注入藥物并夾閉24-48小時。
2. 結果
22例患者配合良好,無1例心包穿孔危險,均1次性穿刺成功。根據惡性胸腔積液評定標準,療效評定22例為可評價病例,共腔內注藥78次,平均3.54次,完全緩解15例,好轉7例。
3. 護理
3.1術前護理
3.1.1術前心理護理
大量心包積液患者因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等常常有頻死感,出現焦慮,擔心,恐懼等心理反應,因此操作前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置管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求等,適當的講解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預防措施,介紹一些療效確切或成功治療的病例增加其治療信心,盡量消除患者和家屬的緊張和心理壓力,取得信任與配合。
3.1.2置管前患者準備
由于該治療時間較長,需要1-2個月,因此囑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置管前一天洗澡。當日排好大小便,給予氧氣吸入,建立好靜脈通道。床單位保持干凈整潔。以備術后臥位舒適。
3.1.3護士準備
此類患者心包填塞癥狀明顯且危及,應快速備好穿刺包及中心靜脈導管,連接好心電監護儀,備好搶救物品、藥品及器械,做好隨時搶救的準備。醫生操作時,護士嚴密觀察面色及表情,脈搏,呼吸,血壓,及時詢問不適,當患者表情痛苦,呼吸困難,出冷汗等立即配合醫生搶救,停止置管操作。
3.2 術后護理
3.2.1術后體位護理
術后患者取低半臥位,有利于引流,保持引流管固定通暢,觀察并準確記錄引流量顏色、性質及病人主觀感受,導管妥善固定,引流袋置于床邊固定,低于穿刺部位,以免返流引起感染,活動應小幅度,勿劇烈活動,避免導管脫出引起出血等。首次引流量在200-300ml,間隔3-4h后再引流,當日引流量小于1000ml,注意引流速度,每小時40-50ml,注意觀察患者情況,詢問不適,
3.2.2術后病情觀察
術后連續24小時心電監護,注意觀察神志、面色、血壓、心率、呼吸及心電圖波形的變化,每15分鐘巡視患者一次,觀察有無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不適,心包填塞是否有所改善。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或急救。定時測量體溫變化,了解有無感染征象。 3.2.3 留置導管的護理
因治療需要,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較長,反復引流及灌注藥物可引起感染,再整個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注意無菌操作[2]。加強導管護理,導管出口處每3日換藥一次,如有滲液及時更換。注意觀察有無紅、腫、熱、痛、癢等不適,嚴格無菌操作,常規用0.5%碘伏消毒3次,75%酒精消毒2次,待干后給予3M透明敷貼覆蓋,并注意導管有無滑脫或打折扭曲,定時更換肝素帽并注意有無松動,嚴格消毒各接口處,隔日更換抗感染引流袋,加強局部皮膚護理,預防感染。2例患者因引流液粘稠而致引流不暢,采用尿激酶10萬u加生理鹽水20ml從導管注入,并保留2-3h后抽出,均得以通暢引流。
3.3心包腔內灌注化療的護理
3.3.1腔內灌注藥物的護理
由于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在灌注化療藥前半小時遵醫囑應用止吐藥物,并給予水化,利尿,止吐治療。指導病人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營養豐富的半流質飲食,便于消化、吸收,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潔。灌注藥物前,注意將心包積液引流干凈方可注入化療藥,注入藥物后囑患者經常變換體位,以利藥物均勻分布[3],若患者心包填塞癥狀重,可暫時不做體位引流,以免加重病情。藥物灌注后關閉引流管,24h后開放引流管,充分引流心包積液,約1-2d,待心包積液干凈后,再行第2次腔內注藥。
3.3.2拔管后護理
如果心包積液引流量少于30ml/d,臨床癥狀緩解,B超顯示積液消失或少量積液即可拔管。拔管后穿刺處局部皮膚給予碘伏棉球消毒2-3次,無菌自粘敷貼覆蓋,2-3d切口自行愈合。
3.4預防感染
化療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因此預防感染很重要,要保持病室環境安靜整潔,衛生清潔,每日至少開窗通風2次,使空氣流通。每日紫外線消毒,每周監測血常規,并及時與患者溝通,解釋血象下降原因,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血象是可以升至正常的。消除患者的緊張與顧慮[4],使主動配合治療。
3.5飲食指導
化療期間飲食非常重要,時患者身體恢復的重要保證。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宜消化軟食,適當補充新鮮水果蔬菜汁,飲食要色、香味俱全,積極調動胃口,避免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的頻繁發生。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鼓勵進食,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4.討論
晚期惡性腫瘤合并大量心包積液出現心包填塞癥狀嚴重,行心包穿刺可以解救患者生命,留置引流可動態觀察積液消失情況,連續注入化療藥物,有利于治療惡性心包積液和原發病[5]。通過對22例心包積液患者采用中心靜脈導管引流和腔內化療的回顧總結,我們認為置管前充分做好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前術后各個環節護理至關重要,護士應熟練掌握護理要點,保持導管通暢,妥善固定引流管,正確處理導管堵塞,加強無菌操作,預防感染,減少并發癥,是取得療效的關鍵[6]。留置引流也減少了反復穿刺的痛苦,通過醫護的密切配合,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60.
[2] 萬虹,鐘曉祝,李君.中心靜脈導管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研究現狀[J] .護理學研究,2005,19(9B):1791.
[3] 陳網坤,陳葉芳,蔡俊,等.中心靜脈導管留置引流合并腔內化療治療癌性心包積液.[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12(6):76.
[4] 趙立平,宋貴欣,惡性心包積液中心靜脈導管引流并腔內化療的護理30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2):4~5.
[5] 郭叢蘭,肖玉蘭,楊慧.心包腔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引流惡性心包積液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6):574~575.
[6] 張穎,曹信杰,李會蘭,等.心包腔內置管腔內化療聯合放療治療惡性心包積液的臨床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06,2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