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志愿者活動: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吳衛鋒

論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年志愿者活動的有效開展及其展現出的蓬勃生機與潛力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推動作用。本文通過論證志愿者活動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必然性,從而進一步探析志愿者活動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找尋志愿者活動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應有保障,以推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論文關鍵詞:志愿者活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會轉型、各種思想和價值觀匯集校園的背景下,選擇合適的載體對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的志愿者活動作為高校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是新的歷史時期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優良傳統和道德修養教育的有效形式,對于大學生非智力因素層面、大學生做人能力以及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提升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如何充分認識志愿者活動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的必要性,并更加有效地發揮志愿者活動這一載體的重要作用,已成為許多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

一、志愿者活動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必然性

1.志愿者活動的精神體現了時代發展對高職學生的訴求

時代的發展對高職學生的訴求已明顯發生改變,高職學生思想認識及政治素質的發展程度成為了檢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標準,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把職業人文主義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內在價值訴求,在職業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使學生從“工具人”轉變為“社會人”,對教育和培養高職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服務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實踐形式,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鍛煉舞臺,有助于學生自身高尚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思想道德品質的內化。它所提倡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注重個人為他人所付出的努力而非他人的回報,是一項高尚的社會道德實踐,是對個人、對生命價值、對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青年志愿者在這一實踐過程中所實施的行為使志愿者活動在多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脫穎而出,使志愿者活動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存在著相當的契合度,體現了時代發展對高職學生的訴求。

2.志愿者活動的主題豐富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應是一個對民族、社會、人民有著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職業道德感的人,青年志愿者行動正是培養這種人才的有效途徑。高職學生在志愿者活動實踐中可以對黨和政府的政策有所了解,為將來更好地工作,回報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亦可以把社會一些核心價值理念通過服務亞運、愛心行動等志愿者活動轉化為內心信念,以這種信念牽引形成實際的道德行為,形成自覺行為,轉化為內在品質,從而提高大學生開展自我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種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的大學生志愿者活動,主題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能夠將分散的思想政治理性和熱情融入到規范化、機制化的服務體系中,發揮其特有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讓大學生關注社會、民族、國家的發展的同時,培養愛國熱情,形成了強烈的歸屬感和社會意識,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3.志愿者活動的特點拓展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對于存在一定逆反心理的當代學生來說,志愿服務活動的特點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寓教于樂,寓教育于服務,是青年大學生奉獻愛心、服務社會、增長才干的有效途徑。志愿者活動的自愿性相對于其他如課堂載體等必須參與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來說更加樂于接受。大學生志愿者不是被動、簡單地在活動中接受教育,而是以自我選擇、自我教育為主線,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正確認識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志愿者活動所具有的開放性能夠使學生在有效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使高校形成一個校內外協調一致,上下呼應,點面結合,縱橫交錯的多層次、多側面、全方位、立體化的一種開放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為當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鍛煉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開辟現實的途徑,以彌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實踐環節的不足,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育人知行合一的宗旨。

4.志愿者活動的形式增強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務就是要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實效,關系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他們思想觀點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現實生活的實踐,同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思想的引導與提升。而大學生在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容易脫離實踐,缺乏對事物全面、深刻的認識。目前高職志愿者活動具有多種形式,例如結對服務、對口服務、接力服務、關愛幫扶、尋訪革命足跡、考察農村改革開放成就講座、文藝演出、圖片展示等,具體可歸納為互助或自助、倡導和運動、慈善和為他人服務、參與等形式。這些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舞臺,符合青年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的必然規律,使在志愿服務中的志愿者學生個人作為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的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獲得更多接觸社會實踐的機會,幫助他們逐步積累社會經歷和人生體驗,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其畢業后找到合適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奠定了基礎,這些有效增強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發生交流、傳播、生產、增值等。

二、志愿者活動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1.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形成育人長效機制

志愿服務是充滿理想主義和社會責任感的行為,它對社會主流價值觀起引導作用。在志愿活動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僅為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生機和活力,而且可保證志愿活動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推進育人目標和個體道德發展的實現。青年志愿服務工作作為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好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以發揮志愿服務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寓教育于志愿者活動中。例如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在組織暑期“三下鄉”等志愿者工作時,注重學生是否通過志愿服務工作更好地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從而激發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愿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去的學生,不僅能反映自身對思想政治素質的目標、思想政治價值的選擇與追求,其他大學生在這種思想政治氛圍中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也會逐步自覺地將自己納入到這種思想政治環境中去,能動地與整個社會的志愿服務思想政治環境進行良性互動。這使志愿服務活動為學生價值觀念、行為規范、人格構建提供了導向的渠道。在志愿服務活動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僅為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而且也保證了志愿服務活動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形成育人長效機制,真正為實現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服務。 2.與專屬行業文化相結合,形成特色校園文化

高職校園文化要獨具一格,就應凸顯高職校園文化的“職業”特性。高職教育的“職業”特性是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滲透行業文化的交融點,行業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首要的就是實現校企文化的對接與融合,而為了提高志愿者服務效果,發揮好志愿者的優勢,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將志愿者服務內容與行業文化緊密結合,讓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他人和社會服務。在培育出富于生命力和具有行業特色影響力的服務品牌的同時,強化青年志愿者活動在行業社會公眾心中的個性特征,提高公眾對青年志愿者活動的評價與認知,將志愿服務沉淀下來的寶貴經驗延續下去,形成特色的校園文化,這是十分必要的。以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例,民航行業背景在廣州亞(殘)運志愿服務工作中可以發揮特殊重要的作用,如我院空中乘務專業學生在亞運頒獎禮儀方面、安檢專業學生在亞運安保方面所凸顯的專業優勢。亞運期間,學院努力將志愿服務工作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彰顯民航行業特色,讓廣大志愿者從中受益,讓學生的專業技能在志愿服務工作的發展中更加和諧。在亞運之后,學院還將繼續發揮好我院志愿者在民航的安全、服務、禮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各學生組織發揚在志愿工作中形成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高昂斗志和拼搏精神,逐步形成我院民航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文化。

3.與職業素質教育相結合,形成素質教育方案

志愿服務工作的意義不僅在于為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教育內容和活動方式,更重要的是它為實現教育目標提供了新的途徑,它以活動為載體,著眼于精神建設,直接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在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職院校重視職業素質教育,在培養目標上應充分體現高職特色,不僅僅是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更要下大力氣培養學生的職業修養。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志愿服務工作為志愿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使學生主動地了解、感知、領悟、實踐真實工作環境所要求和必備的職業素養.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拓展.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形成“體驗式”職業素質教育。以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開展亞運志愿者或其他志愿者服務前通過一系列的培訓、選拔和考核,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因此,學院始終珍惜志愿服務活動這一重要載體,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著眼于職業素質教育,形成職業素質模塊,將志愿服務與高職學生成才緊密結合。同時,高職學院也可以本著服務社會、鍛煉學生的雙贏原則,與行業相關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長期的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活動,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志愿者活動基地,豐富教育資源。例如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志愿者組織根據辦學特點,通過簽訂協議、掛牌授旗等形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等,繼續與廣州白云機場、南方航空公司等相關單位合作,推進一批新型志愿服務基地的建立,學生在進行安檢、禮儀、機務維修等志愿服務期間可以通過真實的職業場景提升職業技能,領悟企業文化,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體驗并增強工作責任、團隊協作等職業意識。

三、志愿者活動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應有保障

1.健全組織機構,提升志愿服務管理

要提升高職院校志愿服務管理,志愿服務活動應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目前,高校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開展的組織管理機構主要是各級團組織,這些團組織既是大學生志愿者行動的策劃者,又是行動的管理者,同時也是行動的組織者,為了創造良好的運行機制,可以建立由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各教學院系(部)、教務處、學生處、團委、大學生服務機構等職能部門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團委和各院系具體落實的志愿者組織保障體系。在加強各級團組織對志愿服務活動領導的同時,還應建立專門的志愿服務管理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并加強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管理、咨詢及指導。建立健全高校青年志愿者組織網絡,例如可以以“學校—院系—年級(社團)—學生(班)”為格局,建立起青年志愿者行動協會—青年志愿者指導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務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青年志愿者服務小組”組織網絡,推動高職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在網絡、隊伍、制度建設方面的良性發展,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經常化、持久化、規范化創造良好的運行機制。

2.注重培訓指導,加強思想教育引導

隨著高職院校志愿服務領域擴大、內涵加深,人們對志愿者服務的理解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愛心互助,而是提升到更為專業化、科學化的綜合行為。對于仍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的高職學生,雖然具備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但參加實踐活動有限,欠缺對社會的了解,從事非專業服務時還是存在種種不足,需要通過培訓使其提高。高職院校應該通過理念培訓和技能培訓來提高志愿者的專業素質,為社會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此外,由于具體志愿活動往往具有多層次性和多元性,高職院校需要及時有效地給予志愿者活動正確引導,了解大學生參與者的思想狀況及參與動機,幫助把好政治關,在思想認識、組織管理、專業與技術等方面給予全面指導,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志愿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為中心來確定活動的具體目標和具體內容,從而提高青年志愿者活動的層次,確保志愿者活動的效果。

3.加強各項保障,確保活動有效運行

作為高職院校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形式,青年志愿者活動開展時間不是很長,還沒能形成統一的管理與支持體系,開展活動的一些必要的經費也沒有固定的來源。就目前情況而言,志愿者的活動經費光靠學校撥款是很難照顧全面的,為此,高校青年志愿者組織應結合自身專長,開拓思路,積極通過各種途徑解決經費來源。此外,在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如何做好志愿者的精神保障工作對于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長足發展至關重要。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志愿組織人員結構不盡合理,一二年級學生偏多,而高年級有較多經驗的志愿者卻流失嚴重,阻礙了志愿者組織活動的開展。要保障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長足高效的發展,高職院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各種精神激勵方式,滿足大學生追求高層次精神需求的需要,重視精神保障的作用,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柔性激勵,激發志愿者的價值認同,為學生構筑精神保障。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