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特色分析探新
雷丹
論文摘要: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應突顯“成人專業”特色,在研究視角上表現為以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成人教育專業化理論為基礎,宜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元化研究方法,在研究內容上重點加強對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內涵、角色與功能、專業能力及專業發展路徑等方面的研究。
論文關鍵詞: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特色;研究
一、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特色的基礎研究視角
(一)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視角
20世紀下半葉,歐美國家開始掀起教師專業化發展熱潮,國外學者紛紛從社會學、哲學、教育科學等角度開展了對教師專業發展本質、專業標準、專業素質、專業化發展階段理論以及外部保障促進機制等方面的研究。社會學家們對專業本質特征的研究,從最初“特質模式”到“權力模式”以及“歷史發展模式”分析方式的演變,也揭示了教師專業發展不同于其他專業發展模式的特殊性規律。事實上,各行業均有本身工作及組織上的獨特性,同時也因不同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制度而發展成不同的歷史形態。以“歷史發展模式”理解一個行業的專業化過程,必須從其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背景、自身的獨特性等多種因素考慮,才可能對其專業化過程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歷程來看,教師發展歷經了組織發展階段到專業發展階段,以及“專業化”——“反專業化”——“專業化”爭論交織歷程。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研究領域重心也從群體的被動專業化轉移到教師個體的主動專業發展,教師個體內在的能動性越來越被重視。眾多研究論證表明:教師以其職業發展的特殊性正走向專業化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歷經了外部專業標準建構到教師個體自主發展,且伴隨各種教育制度完善與機制保障的發展過程。成人教育教師是較為獨特的教師群體,教師來源的多元、教師成分的異質似乎更難以傳統專業化理論來解讀其專業發展過程。所以也不難理解學界對成人教師是否應專業化的質疑?!皻v史發展模式”的專業發展視角為成人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注入了活力。它詮釋了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是與成人教育歷史發展相伴隨,其特殊的實踐性、多樣化、廣泛性,也促進了成人教師個體對專業發展主動尋求的內在動力。而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研究重心的轉向,也為成人教育教師專業化研究從過于追求社會專業化標準的困惑逐漸轉向對教師個體專業特質,特別是以發展成人教師專業能力為目標取向的關注,以及對成人教師專業發展特殊路徑的探索等,研究維度豁然開朗。
(二)成人教育專業化發展研究視角
成人教育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從成人教育民眾文化運動走向制度化建設,進而形成相對獨立的教育體系。以至在現代終身教育體系中擁有的“火車頭”地位,均體現了現代大教育觀下成人教育分支系列的獨特性質。20世紀20年代開始,歐美學者就成人教育走向專業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成人教育學科體系的建立成為成人教育走向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標志。盡管在20世紀70-80年代歐美國家掀起的“成人教育專業化”大討論中質疑者眾,但是比較一致的觀點則是:成人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比成人教育專業化更加重要,它是促進成人教育專業化的重要因素。為了避免在傳統專業化道路中可能會產生的弊端,諾克斯與麥克來胥于1989年(Knox&Mcleish)對成人教育專業化提出了新的建議;一是重視繼續教育實施的有效性,以提升專業內涵與標準;二是建立合理的評估制度,將繼續教育與更換證書制度結合起來,動態地促進成人教育專業化發展;三是強調專業教育功能,增強學習者的專業能力。由于成人教育工作者不同于律師或醫生“同質性”的特點,在其專業化過程中又面臨更多需要被克服的障礙,如缺乏必備的專業知識體系、精熟的專業能力、實務工作者的工作指標以及大家共同認可的證書實施制度等。因此,在研究成人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中,可以延伸出更多角度展開研究,比如,成人教師專業發展內涵與標準研究;成人教師角色、功能與知能情意體系研究;成人教師繼續教育與評估制度研究;成人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等等。從成人教育專業化角度展開對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能使研究思路明確、維度清晰,并保證研究內容的“成人”特色。
二、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特色的多元研究方法
(一)以問卷法、量表法、統計法、訪談法研究不同維度的成人教師專業特質
研究團隊通過調查問卷,就來自高校成人學員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評價數據,采取了頻數統計與方差分析法,描述了成人教育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技能與專業情意各單項維度的現狀,以及不同職稱、成教教齡的教師專業素質呈顯著性差異結論;以諾爾斯(Knowles)《自我診斷等級量表》為基礎,編制了《成人教育教師自我診斷等級量表》,對115名不同高校的成人教師進行調查,分析了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特質自我診斷的表現并提出建議;以個案訪談方式,深度訪談幾位優秀的成人教育教師,對成人教師專業素質進行了實證分析。這些研究方式或量化或質性,以多維實證方法努力豐富相關研究成果。
(二)以歷史研究、比較研究方法探究成人教師專業發展的特色路徑
歷史研究與比較研究方法仍然是教育科學研究的至真法寶。成人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標準化的過程,需要探究歷史人物的成功秘籍、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筆者以歷史個案研究方法,對美國成人教育家諾爾斯的專業成長過程進行了歷史解析;以生活史研究角度對美國名校中的教師與名人的教育背景、學術興趣及職業經歷進行分析,力圖對我國成人教育學碩士點研究生導師專業隊伍建設有所啟迪;研究還借鑒美國高頓大學“學習合約”課程管理模式,提出對我國成人教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啟示。這些研究方法的嘗試,從縱深維度完善了相關研究成果。 三、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特色的重點研究內容
從教師專業發展理論來看,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專業化是內外不同的研究維度。研究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固然離不開對成人教師專業化標準、制度保障、社會地位、自主權等“外鑠”方面因素的研究,但當傳統教師專業化研究逐漸轉為對“內發”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取向時,對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特色的研究似乎更與此相呼應。而成人教育專業化進程的加快,成人教育學理論的日益成熟,對成人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建構,又有了相對充足的依據。從研究內容上看,較為重要的四個維度如下:
(一)關于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研究
對于教師專業、專業發展,社會學理論研究頗深,近些年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研究也有較一致的結論。但對于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除了遵循一般性規律,也宜從成人教育學專業維度來探討其內涵與本質。由于成人教師專業發展是與成人教育專業化的進程密切相關的,因此,對成人教育“專業”理念、成人教育專業化的內涵、特質,成人教育專業工作者的界定與分類,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等均可從成人教育專業發展角度進行厘清。
(二)關于成人教育教師角色與功能研究
教師角色與功能是教育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在社會學、心理學、教育科學的縱深研究視閾下,教師角色與功能轉型也成為熱門話題。成人教育教師則是較為特殊的教師群體,從眾多學科維度都能找到科學立論,但是要突出其特色,仍然是與成人教育學交融。成人教育學及其他有關成人發展與學習的研究發現,成人及其學習特征有別于青少年兒童,于是逐漸突出成人教學的專業性及成人教師角色的重要性。成人教師的角色因此而有所轉變,開始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按諾爾斯的觀點,成人教育教師應該扮演“學習促進者”角色,其角色功能就是應用各種學習資源,幫助、促進成人學習,除了具備教育通才的角色功能,還應具備成人教育專才所有的角色功能與能力。此后,有更多學者拓展其角色功能,成人教師的專業角色也趨于多元化,如定位于知識傳遞者、團體領導者、過程管理者、溝通協調者、研究指導者等。筆者也從教師專業發展背景下探討了成人教育教師對傳統教師角色的超越,論證成人教師是推進專業性發展的反思型實踐者、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學習意義的促進者和幫助成人學習者實現生命發展任務的關懷者角色,其他相關研究也日益豐富。
(三)關于成人教育教師專業能力研究
以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為基礎,從教師知、能、情意等維度呈現出成人教師的專業素質發展,此類成果較多,但可從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而以專業能力發展為重要取向則是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特色之所在,這也是諸多研究的熱點。與成人教育教師角色功能相伴隨,早在20世紀60年代諾爾斯就提出了成人教師的專業能力,70年代諾克斯也提出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精熟能力。兩位美國成人教育大師的研究突顯了成人教育教師特有的專業能力。當然,由于成人教師的多元與異質性,要形成固定的標準有一定難度,但作為研究者,圍繞專業角色功能與能力的動態適應發展,卻是充滿創新的豐富研究選題。目前,國內研究成果中對成人教育教師專業能力研究有些亮點,但形成體系還有待努力。
(四)關于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
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或者是專業成長方式、培訓方式等,也不外乎是從“內發”與“外鑠”兩方面來推進。國內針對成人教育教師專業培訓,無論是政策制度還是實施推進均處于起步狀態,對于成人教育教師專業成長階段的理論研究也未能表現出特色,可研究的內容比較多。培訓制度與證書制度需要政府機構、教育機構的積極推進與參與,研究者對成人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也在作進一步探討。相比之下,教師專業發展的“內發”機制研究要加快步伐,如何激發成人教育教師內在的專業發展需求與自我發展意識,提升其自主發展能力,從而擁有自覺的專業發展狀態,面對眾多差異性的成人教師,研究者對其專業發展路徑的探索都充滿了價值感與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