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國際貨幣


低碳經濟對國際貨幣新秩序的主導效應淺析

摘 要:低碳經濟的意義遠非環保那樣簡單,從金融學的視角看,以二氧化碳排放權為核心的低碳經濟將對未來國際貨幣新秩序產生深遠影響。當今國際貨幣秩序的最核心特征是美元主導。美元之所以主導國際貨幣秩序,原因就在于它有對沖資產———石油。這也造就了美元特殊的貨幣發行機制,這種機制也成為未來世界主導貨幣的機制選擇,唯一不同的是,未來主導貨幣的對沖資產不再是石油,而是二氧化碳排放權。關鍵詞:主導貨幣;貨幣發行機制;二氧化碳排放權。引言。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理念,最早是環境保護思想對經濟發展提出的一種模式要求,它的邏輯基礎是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效應。于是,有關低碳經濟的主流研究集中在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相關法律法規約束方面。比如,王利(2009)認為,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應加強立法,建立健全法制體系。趙志凌(2010)從低碳經濟框架進行了研究,得出主要的路徑包括理論方法、意識形態(碳政治)、政策設計(即技術類型,如節能、無碳低碳能源技術、CCS 碳捕獲和封存技術)、實踐探索(低碳城市、低碳經濟示范區、低碳 CBD)等方面。另外,金涌等(2008)提出,低碳發展應

2012-12-13

淺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下的匯兌安排義務

摘要:《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在確認會員國具有選擇匯兌安排自由的同時,也要求會員國承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其他會員國進行合作,以保證有秩序的匯兌安排,促進匯率制度穩定的義務。200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通過的《會員國政策雙邊監督》決定,則為基金組織進行雙邊監管和會員國履行匯兌安排義務提供了指導原則和具體標準。關鍵詞:國際貨幣基金;匯兌安排;操縱匯率近年來,由于我國長期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保持國際收支的雙順差狀態,國家的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從而引起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美國,更有一些企業界人士和國會議員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以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2007年6月15日,在一些西方國家的推動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又通過了名為《會員國政策雙邊監督》的決定,就基金組織進行雙邊監管和會員國履行《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四條第1款義務規定了指導原則,并就監管的程序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這一決定取代了1977年執行董事會通過的《匯率政策監督》決定,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雙邊監管活動的依據。在此情況下,從法律的角度研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

2011-12-11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探析

論文關鍵詞:金融全球化;國際貨幣體系;國際儲備 論文提要: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國之間的金融聯系更為緊密,也使得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無法滿足世界經濟發展的需求,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改革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日益高漲,再次對國際貨幣體系進行改革已勢在必行。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的金融活動趨于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國界的傳播和現代化電子技術的應用使得國際資本流動加速,國際金融市場規模擴大,各國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和運行格局,并使得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無法滿足世界經濟發展的需求。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在“牙買加體系”的基礎上逐步演化而來的,也被稱為“無體系的體系”,它既沒有同一的匯率安排,也沒有明確的本位貨幣,各國的經濟政策行為也難以受到約束。當爆發金融危機時,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國共同遭受危機影響的程度加深,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過程中處于更加弱勢的地位,極易受到攻擊。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爆發的多次金融危機,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與國際貨幣體系矛盾的凸現。 隨著

2011-10-26

關于淺論金融全球化下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摘要: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國之間的金融聯系更為緊密,也使得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無法滿足世界經濟發展的需求,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改革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日益高漲,再次對國際貨幣體系進行改革已勢在必行。 關鍵詞:金融全球化;國際貨幣體系;國際儲備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的金融活動趨于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國界的傳播和現代化電子技術的應用使得國際資本流動加速,國際金融市場規模擴大,各國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和運行格局,并使得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無法滿足世界經濟發展的需求。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在“牙買加體系”的基礎上逐步演化而來的,也被稱為“無體系的體系”,它既沒有同一的匯率安排,也沒有明確的本位貨幣,各國的經濟政策行為也難以受到約束。當爆發金融危機時,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國共同遭受危機影響的程度加深,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過程中處于更加弱勢的地位,極易受到攻擊。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爆發的多次金融危機,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與國際貨幣體系矛盾的凸現。

2011-07-29

國際貨幣政策對中國貿易順差影響研究

摘要:在最優跨時消費的基礎上,建立國際貨幣政策影響貿易收支的短期和長期理論模型,使用該模型對中國1979—2008年的貿易收支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美元的過度發行是造成中國貿易順差的重要因素;短期內,使用人民幣升值的辦法對平衡中國貿易收支的作用較小;消費不足不能解釋中國長期的貿易收支問題,長期的貿易收支是最優跨時貿易的結果,體現出中國與其它國家貿易的互補性、互利性。 關鍵詞:貨幣政策;貿易收支;貿易順差;最優跨時貿易 一、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貿易收支一直保持順差。中國貿易順差問題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巨額的貿易順差不僅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而且會引起越來越多的貿易糾紛,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絆腳石。在世界經濟陷入困境的2009年度,貿易保護更是集中爆發,僅美國和歐盟涉嫌中國制造的“雙反”案件就高達101起,這在世界貿易史上實屬罕見。 國內外學者對中國貿易順差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從Keynes的宏觀經濟模型出發,提出內需不足是中國貿易持續順差的根本原因,認為中國應該放棄“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通過刺激內需改變經濟發展對

2011-02-17

國際貨幣體系演變與人民幣區域化實踐

一、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歷程近兩百年來,國際貨幣體系在激烈的變動中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發展階段,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壯觀的畫卷。19世紀是英鎊的世紀。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以英鎊為核心的國際金本位制,美元成為了國際強勢貨幣。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美國倚仗強大的實力與遭到戰爭重創的英國展開爭奪世界貨幣霸權的斗爭,最終于1944年達成了“布雷頓森林”協定,確立了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到20世紀末,美元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仍占據著2/3的份量,20世紀是美元的世紀.進入21世紀,歐元橫空出世,打破了美元獨霸天下的局面,經過短短10年的發展,歐元大大擠壓了美元的國際空間.正當楚漢相爭激烈進行之時,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無論美元還是歐元,抑或其他非主流國際貨幣,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巨大的沖擊。當世界次貸危機烏云密布,經濟金融蕭條之時,人民幣卻以其良好的信譽和穩定的幣值倍受世界注目,尤其在亞洲區域受到了親睞。于是,改造國際貨幣體系,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推進人民幣區域化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二、中國貨幣跨境

2011-02-17

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交叉條件的法律分析

關鍵詞: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交叉條件/政策性貸款內容提要: 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為借款國提供貸款援助時,通過交叉設定貸款條件強化貸款條件對借款國的約束力。依交叉條件設置方式不同,可分為正式的貸款交叉條件與非正式的貸款交叉條件,其中世界銀行在貸款協議中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條件的交叉引用,使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條約性質的貸款條件獲得了法律約束力。中國應未雨綢繆,推動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條件的實體內容與設定程序改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弱化貸款交叉條件的法律約束力。 貸款條件,一般理解為貸款方在向借款方提供貸款時所設定的條件,具體包括貸款的使用途徑、還款日期、還款方式等,究其目的,主要在于保障貸款的安全性。對于發展性的國際組織而言,在保障貸款安全的同時,還著眼于貸款的功能性,即通過對貸款有效的、正確的利用,促進借款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金融援助活動中,貸款條件(loan conditionality)構成其核心要件,頻繁出現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相關正式文件中。 然而,何為“貸款條件”,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11-02-06

主權財富基金的興起和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

摘要:主權財富基金是指一國政府所有的投資基金,它具有主權性、來源于超額外匯儲備、無負債、資本市場中的長期投資者等特性。主權財富基金的崛起來源于當今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元的霸權地位和美元長期貶值的趨勢直接促成了主權財富基金的成立。關鍵詞:主權財富基金;外匯儲備;國際貨幣體系;美元一、定義及特征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SWFs)’又稱主權基金,與私人財富相對應,是指一國或地區政府通過特定稅收與預算分配、不可再生自然資源收入和國際收支盈余等方式積累形成的,由政府控制與支配的,通常以外幣形式持有的公共財富。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并沒有對主權財富基金的定義形成共識。IMF認為主權財富基金是一種基于許多宏觀經濟目標而建立的政府所有的基金,通常靠投資于長期海外的外匯資產轉移形成。主權財富基金機構對它的定義為:一種國家所有的投資基金,通常由股票、債券、房地產或其它金融工具所組成的金融資產,外匯資產為其提供資金。這些外匯資產包括,國際收支盈余,官方外幣運作,私有化收入,財政盈余以及商品出口收入。摩根士丹利的Stephe

2010-11-30

國際貨幣體系與金融危機

當今的國際貨幣體系仍然屬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過經常項目失衡向世界輸出大量美元,這造成了國際貨幣體系外圍國家的流動性過剩。另一方面,美元通過外圍國家對美國金融資產的購買回流到美國,美元擴張的最終結果又會造成美國國內的流動性過剩。這造成了危機不斷在外圍國家與中心國家發生。如果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下國際儲備資產的流動不發生根本改變,未來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依然存在。關鍵詞:國際貨幣體系;流動性過剩;金融危機一、導言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所形成的牙買加體系,被稱為“無體系”的國際貨幣體系。之所以被稱為“無體系”,是因為與先前的國際貨幣體系相比,在這一體系下出現了匯率制度選擇的多樣化、國際收支調節手段的多樣化以及儲備資產的多元化。但是,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從本質來說仍然是美元本位制。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在國際貿易中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標價與結算貨幣三、國際貨幣體系與金融危機——外圍國家視角新興市場經濟體通過持續的貿易盈余(以及資本盈余),積累了規模巨大的外匯儲備,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流動性壓力。以東亞為例,大部分經濟體

2010-04-23

美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資方案的評估

作者:占云生 顏蕾 鄭其敏 楊俊松 【摘要】最近美國奧巴馬政府向國會提出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資的一攬子方案。本文評估了該方案的內容及其與美國利益的關系,分析了美國國會的立場,最后得出結論:美國為IMF提供支持的基本邏輯仍然是有效的,如果國會不通過奧巴馬政府的請求,將可能損害金融信心,阻礙全球從危機中恢復。 【關鍵詞】美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出資 方案 評估 在二十國集團(G20)倫敦峰會上,領導人建議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資源增加到現在的3倍,即7500億美元。作為IMF成員國,美國需要出資,而美國向IMF出資需要得到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批準。下面對該方案的內容、其與美國利益的關系以及美國政府和國會之間的博弈進行剖析。 一、奧巴馬一攬子方案的內容 奧巴馬向國會提出的請求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將美國的一般份額出資從560億美元增加到640億美元;第二,將IMF的緊急信用額度從大約100億美元增加到1100億美元;第三,支持IMF通過出售黃金來滿足IMF的大部分運營支出;第四,向以前沒有被分配過SDR的國家分配適量的SDR。另外,IMF正在計

2010-03-23

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革之路:眾里尋她千百度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使世界經濟失卻了被清楚界定的政府干預規則,失卻了各國在國際收支調節中的義務,致使各國經濟的決策只能在非正式的貨幣安排中做出。基于這種沒有制度規定的制度框架,國際貨幣體系中潛在沖突的可能性增大了。新興市場國家不斷發生的金融危機以及此次由美國次級貸款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正是這種潛在沖突的直接表現形式。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也有相似的危機,但從未演變成如此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危機的不斷深化與蔓延也迫使人們不得不從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這樣宏大的尺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一、國際貨幣體系的矛盾與沖突 國際貨幣體系是指國際貨幣制度、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及由習慣和歷史沿革形成的約定俗成的國際貨幣秩序的總和。如果說先前的全球經濟失衡是國際經濟體系量變的不斷累積,那么金融危機的發生就是質量互變的關鍵點,它充分表明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因內在矛盾不可調和而必然變革的趨勢。特里芬難題重現與國際收支持續不平衡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美元憑借先天優勢,順其自然成為國際通用的關鍵貨幣。美國依然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不停的在國際收支赤字

2010-03-04

金融全球化下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論文關鍵詞:金融全球化;國際貨幣體系;國際儲備論文提要: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國之間的金融聯系更為緊密,也使得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無法滿足世界經濟發展的需求,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改革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日益高漲,再次對國際貨幣體系進行改革已勢在必行。前言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的金融活動趨于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國界的傳播和現代化電子技術的應用使得國際資本流動加速,國際金融市場規模擴大,各國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和運行格局,并使得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無法滿足世界經濟發展的需求。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在“牙買加體系”的基礎上逐步演化而來的,也被稱為“無體系的體系”,它既沒有同一的匯率安排,也沒有明確的本位貨幣,各國的經濟政策行為也難以受到約束。當爆發金融危機時,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國共同遭受危機影響的程度加深,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過程中處于更加弱勢的地位,極易受到攻擊。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爆發的多次金融危機,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

2010-01-30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建議

摘要:國際金融危機讓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固有風險暴露無遺,對危機調節乏力、主要儲備貨幣國家利用其國際貨幣優勢而相繼開動印鈔機,將危機損失向其它國家轉嫁等等不和諧現象再一次證明現代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不能適應經濟金融全球化發展的要求。推進主要儲備貨幣穩定匯率機制、探索區域貨幣一體化和改革IMF使其更公平更加強力是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方向。關鍵詞:國際貨幣體系;特里芬難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下,憑借利益和責任不對等的國際貨幣地位,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美元、歐元相繼都采取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其他國家和地區無法控制風險,尤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著諸如外匯儲備貶值、危機轉嫁、貨幣錯配、貨幣政策兩難困境等風險,充分說明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引起了更多人對美元地位和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變局的思考。一、國際貨幣體系概念及演變(一)國際貨幣體系的概念國際貨幣體系是指各國政府為適應國際貿易與國際支付的需要,對貨幣在國際范圍內發揮世界貨幣職能所確定的原則、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組織形

2009-10-26

華爾街金融危機與國際貨幣體系

摘要: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產生根源在于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它也使目前持有巨額美元儲備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為這次危機“買單”。危機過后,國際貨幣體系有可能會形成“一主多元”格局,中國應未雨綢繆,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9)02-0029-03 由最初的次貸危機到2008年9月全面爆發的華爾街金融危機目前已席卷全球,其速度之快,破壞力之大,出乎許多人的預料。關于華爾街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有人歸因于人性的貪婪,有人歸因于金融衍生品的過度泛濫和金融監管的缺失,還有人歸因于美國過度舉債的消費模式。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以上原因共同促使了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產生,但這些僅僅是表面原因,華爾街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是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 一、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是華爾街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國際貨幣體系是為了使貨幣在國際范圍內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各國政府共同遵守的有關國際慣例、協議、規章和組織形式。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國際貨幣本位的確定、國際匯率制度的安排和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歷史上曾經實行金

2009-09-17

國際貨幣的支撐要素

從歷史經驗看,一個國家貨幣演變成為國際貨幣需要具備一些重要的條件,經歷過一個曲折的過程。大致來說,共性因素包括: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發達而開放的金融體系,信譽良好而堅挺的貨幣,龐大的貿易盈余和對外投資,廣泛的文化政治影響,等等。在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新舊國際貨幣的交替往往還要有堅定的國家意志,并經歷一番激烈的政治經濟外交斗爭。一、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是一國貨幣能否成為國際貨幣的最根本的決定因素,但經濟實力與國際貨幣之間的關系卻呈現出許多令人深思的特征。(一)國際貨幣的經濟實力門檻。國家經濟實力可以從總量、人均和份額等多個角度加以衡量。從全球歷史統計數據中可以發現,國際貨幣背后的經濟實力門檻有如下共同之處。1、經濟總量在全球前10位以內。先看英鎊。英鎊是19世紀最重要的國際貨幣。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濟學家麥迪森的估算,1820年,英國經濟規模達到362億元(單位為1990年國際元,下同),居全球第4位。經濟總量排在前位的其他經濟體分別是:中國(2286億元)、印度(1114億元)、法國(384

2009-06-11

國際貨幣體系和美元本位的趨向

抵押貸違約量的不斷增加引起的次貸危機升級而成的金融危機,摧毀了無數的抵押貸款者和避險基金。次貸危機的發生最早源于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以高利率貸款給低信用的借款人。美國的高房價促使借款人采用抵押方式借款,因為他們覺得可以在以后用更優惠的條件融資。但是始于2001年在2005年達到高點的房地產泡沫到了2006年開始萎縮。結果,次級貸的借款人無力履行償貸責任。銀行和其他的金融機構即抵押貸的貸方證券化了抵押貸款和信貸/違約風險通過抵押有價證券和債務抵押債券將其傳遞給第三方投資者,即遍及全球的公司,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當美元抵押資產價值下降,這些投資者面臨著巨大的損失甚至很多國家已經遭受了嚴重的經濟蕭條。關于次級貸危機傳播的如此之快,規模如此廣泛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要歸咎于以“美元本位”為特征的現行貨幣體系。美元資產價格的下降,資本流入減少導致的美元貶值都體現出美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國際貨幣體系的弱點。“美元本位”的發展二戰后美元成為國際上能夠自由進行兌換的相對穩定的唯一主要貨幣。美元的國際性作用首次被正式化是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貨幣協議下實現的。其他國家設定

2009-07-20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新制度經濟學思考

一、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制度非均衡的表現制度非均衡是導致制度變遷的前提條件,也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內在動機。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這種制度非均衡因素主要有兩點。1.主體行為錯位。一般地說,國際貨幣制度包括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匯率制度的協調與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等幾個方面。1973年之后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西方國家的貨幣制度進入一種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時期,但作為布雷頓森林時代標志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卻依舊在國際經濟金融活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布雷頓森林體系究其來源實際上是二戰之后英美兩個大國在各自提出的“凱恩斯計劃”與“懷特計劃”之間斗爭的結果,代表了資本主義大國利益。由于IMF殘存的舊有的國際貨幣體系的痼疾,使它不但沒有發揮應有的最后貸款人作用,反而因其在金融危機中開出一些不適當的“藥方”而備受世人的非議。IMF成立于1945年,是一個旨在穩定國際匯價、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并通過提供短期信貸解決成員國國際收支暫不平衡問題的國際機構,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與世界銀行和WTO并列稱為世界三大經濟“聯合國”。50多年來,IM

2006-07-14

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條件性談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

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條件性(Conditionality)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對成員國進行資金融通。但是,這種融資與一般的商業貸款不同,具有較為苛刻的條件和鮮明的政策性。例如,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為國際金融領域重要的協調和仲裁者,對各國進行了經濟援助和干預。但是,在IMF和各國達成的援助協議中,附加了以下條件:(1)整頓金融秩序,勒令部分金融機構破產,并對金融機構進行重組,使其盡快達到“巴塞爾協議”的資本金要求,但在此過程中必須保護存款者和債權人的利益;(2)開放金融市場,取消對外資參與本國金融機構的限制;(3)削減財政開支,緊縮經濟,提出新年度的宏觀經濟預測指標(包括降低GDP增長率、遏制通貨膨脹水平、改善國際收支);(4)調整經濟結構,進行市場化和私有化改革。事實上,對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一個以穩定各國間匯率關系為行動宗旨的國際組織來說,它提出的調整方案,或者說貸款的條件性,主要考慮的是危機國的外部經濟均衡,同時總是從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出發,鼓勵各國經濟開放和金融自由化。以韓國為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緊急援助

2006-07-14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國際貨幣合作

由于世界性的中央銀行始終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因此國際貨幣狀況是以民族國家為微觀基礎的分立決策過程,其中少數大國的貨幣政策及其相互協調則是核心,由此產生了國際貨幣合作(Intemational Monetary Cooperation)的問題。據稱早在19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英格蘭銀行和德、法、俄等國間的貨幣合作,而20世紀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健或崩潰均與大國間的國際貨幣合作狀態相關,但有關國際貨幣合作的研究長期以來卻一直處于“蒙塵的珍珠”狀態,沒有獲得與其蘊意相稱的地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貨幣合作已經得到來自經濟學家和各國政策制定者們的越來越高的重視。早在1978年的波恩峰會上,七國集團就已經達成了一套非常詳備的合作方案,使我們不能再對該領域內的重要進展無動于衷。在研究中我們常常將貨幣政策合作(Policy Cooperation)和貨幣政策協調(Policy Coodination)交替使用,用以指稱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貨幣決策機構或決策當局之間某種形式的合作關系。對國際貨幣合作的基礎和有效性問題,從來都存在廣泛的爭議,支持者麥金農和威廉姆森宣稱,目前國

2003-06-07

歐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家都認為只有黃金才能作為世界貨幣,紙幣不能成為世界貨幣。但是,1971年8月15日美國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以后,美元紙幣成為國際貨幣,成為世界貨幣。這打破了傳統的國際貨幣理論。嚴格說來,國際貨幣體系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從美元強制成為國際貨幣開始的。但其他國家的紙幣則沒有這樣的幸運。因此,談論國際貨幣體系,實際上是說美元體系。當今的國際貨幣體系實際是以美元為主導、為核心的體系。2.匯率的本義區分了國際貨幣體系與非國際貨幣體系在黃金與紙幣掛鉤的金匯兌或金本位制度下,匯率的基本定義是各國紙幣與黃金的兌換比率,各國紙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是由此轉換而來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后,才有了意義上的匯率各國紙幣與國際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不同貨幣之間的比率對于匯率來說,并不重要。正因為劃分了國際貨幣與非國際貨幣之間的差別,因此,在世界范圍內劃分了國際貨幣體系與非國際貨幣體系。長期以來,歐洲貨幣一直爭取獲得如同美元一樣的地位,在固定匯率制度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這并不緊迫,但70年代以后,這個逐漸重要起來,紙幣成為世界貨幣,不僅可以解決黃金

2006-08-14

歐元對國際貨幣體系的影響

在國際日益多樣化的今天,歐元的推出強烈地影響著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份額面臨重新調整和分配,歐元正不失時機地擴大其在國際交易和結算貨幣中的作用。在國際貿易方面,在歐元區國家對區外國家的商品與服務進出口貿易中,歐元的使用量大幅上升,大約50%的歐元區對外貿易使用歐元結算。在歐元現金使用方面,歐元在歐盟的一些鄰近國家已經順利地取代了原歐盟各成員國貨幣。有資料顯示,歐元區外的歐元現金流通量大約在200億~250億歐元之間,占歐元總流通量的8%。此外,在歐元現金轉換過程中,歐盟鄰近國家的歐元存款從380億歐元增加到520億歐元。雖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美元仍將是外匯市場、石油和飛機等交易的主要國際結算貨幣,但一些石油生產國也開始嘗試改用歐元進行石油交易,如伊拉克已改用歐元,伊朗由于近半數進口產品來自歐元區國家,也希望用石油來換歐元。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國際借款人使用歐元來進行融資。歐元問世前,只有8%的貨幣市場工具以歐元區內國家貨幣定價,歐元問世后,歐元區外的居民發行的交易工具中,約25%是以歐元定價的。,由歐元區外居民發行的國際債券中,30%左右以歐元定價,而在199

200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