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張鵬宇
摘要: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開創黨建工作的美好未來是我黨面臨的一項新的課題。本文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進行了研究分析。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完善和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黨建工作 創新 對策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0多年的歷程,其間雖然歷經曲折,但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國企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產業工人最集中的經濟組織。國有企業黨組織如何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章第三十一條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層黨組織嚴密、堅強,成為我們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特色和優點。新時期作為執政黨的基層組織,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工作,應當成為企業各種工作中水平最高、影響最大、效果最好的工作之一。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對于保持和增強黨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改革發展的必要性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有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日趨復雜、競爭程度日益激烈,作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要發揮更有力的引領作用,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內部產權結構多元化、治理結構規范化、勞動關系契約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企業員工的個性化、自主化特征日趨明顯,思想日益復雜化,新矛盾不斷涌現,給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在接受新的挑戰。完善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不僅對企業本身的發展有促進作用,而且也對我國鞏固黨執政能力的鞏固和推進黨的全面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完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舉措。國有企業多數處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部門和關鍵領域,在促進經濟發展、安置職工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切實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對于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增強黨執政的階級基礎、經濟基礎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現實要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企黨建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突出表現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體制機制、方式方法還存在著與現代企業制度不相適應的地方,有的企業領導不注意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有的企業黨組織不能有效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適應市場經濟和管理現代企業的能力不強,有的企業黨務工作者素質不高,有的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些問題,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第三,加強黨建工作,可以提高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思想政治教育和企業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同屬于國有企業的無形資產,它們一旦與生產力中最具創造性的要素——勞動者結合起來,就會轉化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創造出超乎尋常的競爭優勢。
2 現階段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出現的問題
在正確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委對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的方式方法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黨組織建設也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
第一,國際形勢變化,市場經濟下的負面影響。國內外環境對黨建工作的影響是深刻的。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各種新問題層出不窮,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在這種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和制約。國外資本主義思想的不斷涌入,使原本有組織有紀律性的黨員產生了不一樣的思想,這對黨建工作順利的進行是很大的阻礙。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部分黨員的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他們忘記了黨的奮斗目標,丟掉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滋長了嚴重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甚至違法亂紀,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這種現象直接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人民的不滿正在增長,對黨的信任程度在逐漸下降,這就削弱了黨的政治凝聚力,消解了執政黨執政權威的社會基礎。
第二,黨組織機構制度不健全。從組織結構看,有的企業黨組織結構不健全,有的黨組織如果沒有人員變動,基本上不換屆;有的黨組織委員發生了變動,也沒有及時增補。更有一些企業基本上沒有安排組織生活,有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對過組織生活存在認識偏差,不安排黨員過組織生活,上級有要求時,隨便安排一下活動,內容簡單,沒有活力,對付了事。把黨建工作局限在傳統的運作模式里,有的把黨建工作簡單理解為“收收黨費、學學文件,發發報紙”,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由于組織機構不健全,組織生活不落實,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第三,黨員思想覺悟在降低。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黨務工作者的素質偏低,不能適應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有的黨務工作者理論基礎薄弱,業務能力較低,整體素質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有的黨務干部職責意識不強,對黨建工作不重視,不召開黨組織會議,不組織黨員學習,組織生活不健全;有的黨務干部,不注意學習,對黨建工作知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在開展工作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差;有的黨務工作者不注重知識更新、觀念更新,用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結果是問題越積越多。在企業中“跟黨走,不如跟錢走”的觀念盛行。
3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問題的對策
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建設直接關系到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基礎,對于各類社會基層組織的黨組織具有導向和示范作用。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才能更適應社會的發展。
首先要創新思想、轉變觀念。黨建工作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打破陳規陋習的影響,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著力創新工作思路,不斷開拓黨建工作新格局,必須自覺地把思想觀念從那些不合時宜的理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提高理論水平。克服當前安于現狀、怕擔風險等思想情緒,強化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冷靜地對待問題,客觀地分析矛盾,積極地探尋對策,以思想觀念的創新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加強學習,創新渠道,利用網絡資源,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
其次對于國有企業要機制改革,制度創新。黨建工作的體制、制度和機制隨著時代的發展,會出現一些不適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進一步進行優化設計、改革和創新。各單位黨組織應該結合本單位實際,對黨建工作的制度進行梳理、調整和修訂,形成黨建工作制度體系,并使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結合,成為現代企業制度體系的一部分。
另外,創建黨建文化來配合先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之魂,它對內表現為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對外表現為企業形象。黨建文化應該與時俱進,使之與企業品牌文化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生產發展,用企業文化完善黨建文化,將企業競爭機制引入黨建工作中來。在工作方法上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堅持黨的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把更多的現代化的教育與科技手段運用到組織活動中來。黨建文化和企業文化、業務擴展很好的融合,使之相互促進、相互影響。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使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實現了更好的融合,促進兩者共同發展。
[1]董萍.加強中央國家機關基層黨建工作的研究——以教育部機關黨建工作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8.
[2]歐陽淞.努力開創基層黨的建設新局面[J].《黨建研究》.2007.第11期.
[3]王憲魁.加強國有企業黨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