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
傳統工藝美術在校園文化建設的應用
【摘要】中華民族有著深實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其中傳統工藝美術是華夏各族繁衍生息歷史進程的現實升華,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勞動人民日常生產生活與美學結合的藝術。留存于世的工藝美術作品精湛絕倫,將其有意識地應用到現代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尤其是校園文化視覺表現當中,具有很高的藝術性、民族性的現實意義。【關鍵詞】傳統工藝美術;校園文化;視覺設計;傳統文化校園文化建設作為現當代高職院校的重點建設內容,其視覺表現形式也必然受到所在地域的傳統工藝美術作品的影響。從校園文化建設的視覺表現上來看,對傳統工藝美術的借鑒程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校園文化在視覺表現上體現不出明確的民族特性與地域特色,其辨識度與藝術性都受到了影響。為此,將傳統工藝美術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應用的具體情況加以整理,對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美術外在表現與思想內涵作全面剖析,力求將其更為有效地應用到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當中。1 中華傳統工藝美術認知傳統工藝美術是華夏民族先民留給世代兒女珍貴的物質與精神財富。起源于遠古舊石器時代,古代先民在漫長的生產過程中傳承演繹,形成了
關于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
摘要:我國傳統工藝文化歷史悠久,想要保護好傳統瑰寶,必須遵循優化政策環境、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基本思路,落實好統籌規劃、企業扶持、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舉措。當傳統工藝美術應用到現代工業設計中后,向人們展示了廣闊的市場前景。關鍵詞:傳統工藝美術傳承發展前言在現代社會,隨著不斷加快的經濟全球化步伐,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為讓傳統工藝美術煥發出年輕的活力,我們應該從宏觀的高度,以更為全面和深遠的目光看待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問題。一、推動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基本思路1.優化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政策環境。就工藝美術的發展現狀來看,因為目前的法律環境不健全,有不少人知識產權意識淡漠,在高額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工藝美術模仿成風,更嚴重的是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這種情形嚴重傷害了工藝美術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即使是有一些新的設計理念和作品也沒有把它及時投放市場,只能擱置起來,在參加展覽時也只有選定作品的部分。長此以往,傳統工藝美術談何傳承與發展?所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是工藝美術行業發展
關于地方工藝美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 地方高校如何開發應用地方特色工藝融入美術實踐教學?麗水學院藝術學院以中國書畫藝術與青瓷技術相結合的實踐創新教學,是為青瓷藝術和美術教育發展培養創意、創新型人才為重點的應用型教學實踐。學生在實踐中不僅獲得書畫技能的應用展現,而且對傳統工藝美術龍泉青瓷的手工技藝、認知審美等取得很大體驗,促進了學生藝術思維創新的啟迪與拓展及全面綜合修養的提高。中華民族工藝美術,通過幾千年脈絡不斷的文化積淀,形成了它所固有的文化精神與藝術樣式。當下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經濟文化發展迅猛,社會財富逐步積累,是民族文化藝術發展的空前好時機。近幾年,在國家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及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掀起開發應用地方特色工藝美術融入創新教學應用的熱潮。改革創新是高校藝術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地方高校如何結合地方特色,遵循藝術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找準切入點,結合教學勇于實踐探索,走出適合地方高校發展的改革創新路子。一、融合地方工藝美術創新實踐教學以提高教育質量地方高校藝術教育改革創新的落腳點在于切實提高教育效果,這與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關于中西方美術的融合與當代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的創作初衷是對藝術的感悟,基本點在于美,這一點與傳統藝術(包括繪畫)的出發點是一樣的。無論什么形態的美,它必定是包括著人們美好的愿望。形態的多樣性使工藝品更具廣泛的市場與發展空間,藝術的創造來源于生活的各個角落,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成為一件藝術品。用藝術的眼光來創造工藝品,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的表現,也是人們喜愛藝術的愿望,藝術對于社會、對于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體現了人們的精神面貌。在西方美術中,注重繪畫材料與工具的多樣性及繪畫材料與寫實觀念的緊密結合,體現了它的科學性。強調對客觀事物的真實再現,描繪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真實情況。嚴謹的比例,光線的變化,空間以及色彩的表現。通過繪畫的過程找尋事物的特征并逐步進行科學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學的繪畫語言,創造真實的“理想之美”。“藝術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藝術形象的形式去真實”(黑格爾《美學》)。中國美術早期則深受儒家、道家文化的影響。“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莊子·養生主》),強調
關于工藝美術在中等技校教學中的重要性
摘要:置身社會中,不管你走到哪個國家、地區,哪個城市、企業單位,包括一些經濟不錯的家庭,在他們的房間內隨處都可發現一些樣式古怪、色彩華貴的花瓶、刺繡、墨跡、畫卷、木雕等之類的工藝品,它們被主人們 擦洗的干干凈凈,擺放在適當的位置,顯得闊氣急了,因它們的存在,那片地方都也大氣神圣了起來,就連從那兒經過的人都有了很高的生活品位。關鍵詞:工藝美術;教學工藝品在我國的存在已經上千年了。因個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具備手工藝的匠工通過他們精湛的技藝,按照現實的需要,將原材料或半成品改造、加工而成工藝品,再按它們的價值,用于不同的方面。直到今天,工藝品已是一組價值藝術的總稱,它包括的種類雜多而有龐大,有漆器、陶器、瓷器、民間工藝、木雕工藝品等。工藝品來源于生活,卻又創造了高于生活的價值,它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能充分體現整個人類的創造性和藝術性,是人類的無價之寶。工藝品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朝氣,有許多人在現實殘酷的逼迫下,產生消極情緒,偶爾看到一件尚心的工藝品就像看到了希望似的;它的存在適用于全面體的社會,更適合于做教育事業的學校,尤其是中等職業學
淺談工藝美術本科實驗教學初探
論文關鍵詞:工藝美術;傳統工藝美術;實驗教學論文摘要: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在世界工藝美術發展史上曾處于領先地位,對世界工藝美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今,日本及一些歐美國家已經取代了中國工藝美術的領先地位,走在世界工藝美術的前列,這一現狀尤為值得深思。筆者以促進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為主要目標,通過分析當今傳統工藝美術在美術本科教育中的現狀,提出了一些促進傳統工藝美術教育發展的措施。一萬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工藝美術,從新石器時代發展至1911年清朝滅亡,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的工藝美術作品,為我國在世界上贏得了“絲國”、“瓷國”、“漆國”的美譽。 [1]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國工藝美術的發展現狀與古代在世界上占絕對優勢的領先地位相比已經大相徑庭。就陶瓷而言,在創意設計上日本和一些歐美國家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在陶藝普及教育上更是做到在每一個市、縣的公民館設立陶藝班,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也設有簡單的陶藝家庭作坊;再就漆器而言,在漆器工藝界內談到漆器,更多人認同日本已經成為漆器發展的領頭羊。通過查閱
淺議中國工藝美術的發展與分析
傳說中女媧摶土造人,宙斯用泥徒手捏出亞當,看來非常嚴肅的人類起源,但實際上他們都是在創造,于是乎便有了充滿“設計”的世界……其實,從藝術發生學的角度來看藝術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其工藝特色不可否認。無論是工具、陶器、文身、面具,還是雕刻,哪一種都浸潤著工藝美術的光華,盡管當初這并不僅僅為了美。在我們的眼中,沒有設計這一要領之前所看到的正是——工藝美術,東方如此,西方亦然。1工藝美術的概念中國的“工藝美術”作為專用要領的建立與使用開始于20世紀初。它是一個復合詞,工藝在我國古代有專指,所謂“工”泛指匠藝人、手工業勞動者。“美術”則是一個外來的詞語,泛指徒刑藝術。在工藝美術一詞的使用之初,還同時存在著圖案、實用美術等異形同質的概念,人們試圖對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說,而其本質和趨向實則是一致的。此時,中國正是新興而薄弱的大機器工業化生產時期,工藝美術在某種程度上被植入了“工業美術”的概念。廣義的工藝美術既包括手工藝包括現代藝術設計,既能解釋傳統工藝現象,又能包容未來的工藝形態。狹義的工藝美術主要指手工藝,與藝術設計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范疇。無論是廣義的,
論中職工藝美術類專業教學與職業指導的關系
摘要:本文從教學與實踐的層面上,通過了解中職工藝美術類專業教學的現狀及職業指導與專業教學效果之間的實際差距,分析中職工藝美術類專業教學與職業指導之間的關系及定位,嘗試搭建起職業指導與中職工藝美術類專業教學之間的較為正確、合理的平臺,探索一條合理的具有一定指導性的教學與職業指導相得益彰的途徑。關鍵詞:工藝美術類專業;教學改革;職業指導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對工藝美術人才的需求旺盛。但在各學校的工藝美術類專業教學中仍存在一些較為嚴重且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使教學與社會需求之間出現了錯位。從問題產生的原因和根本癥結上進行深入的剖析,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對專業教學與職業指導的關系的認識,簡而言之,就是這兩者該以誰為主導的問題。一、工藝美術類專業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1.師資現狀和存在問題20 世紀80 年代初,現代商業設計業進入中國,并迅速地發展起來,各類設計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巨大的市場需要與教育滯后的落差,導致工藝美術類專業人才的奇缺,大部分工藝美術從業人員都來源于純美術、中文、哲學等專業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工藝美術專業人才培養與就業問題淺析
【摘 要】工藝美術專業在人才培養與就業問題上要轉變思想觀念,重新進行教育目標的定位,積極改革教學內容,拓寬就業渠道,要形成一種有效的機制來促進培養與就業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就業促發展、以培養促就業,使工藝美術專業良性健康發展,同時各級各類中職學校工藝美術專業在人才培養上要樹立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觀,使學生相信:選擇了工藝美術專業,就選擇了一個好的就業機遇。【關鍵詞】培養 定位 模式 就業 轉變觀念一 工藝美術專業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的現狀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許多職校積極根據市場需求、區域特色和就業途徑,相繼開辦了服裝、財會、市場營銷、電子、機電、數控等專業。工藝美術專業也在這股發展浪潮中脫穎而出,并且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地具有一定應用與操作能力的職業人才,為社會需求提供了保障。但是當前不容樂觀的是,許多職校工藝美術專業在人才培養和就業的關系上出現了嚴重的脫節。許多經過培養的專業人才沒有找到合適的就業單位,招生人數也在逐年減少,有的中職學校由于學生就業難,索性把工藝美術專業改成了高考升學班,背離了職業教育所倡導的“以市場為需求,
中國工藝美術及其在當代發展的可能性斷想
論文關鍵詞:工藝美術當代發展正則繡南通藍印花布論文摘要:工藝美術在當代的生存與發展,應在保持工藝文化傳承的前提下,根據市場需求和現代人的審美選擇,進行適度開發,在材料、造型、工藝等方面進行合理的改良,形成產業化。“正則繡”與南通藍印花布在這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工藝美術作為文化的物化形態,包含著人民大眾的智慧和創造,體現著地域文化傳統和特色,是整個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多樣性維系著文化生態的平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我們步入現代社會時,許多工藝美術品種正瀕臨“人亡藝絕”的失傳境地,造成工藝文化鏈的斷裂,從而導致文化生態的失衡。自然生態的平衡以物種的豐富多樣為基礎,文化生態的平衡也有賴于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作支撐,這也是文化多樣性的標志之一。這為工藝美術在當代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一、傳統工藝美術的現代境遇進入現代社會后,工業文明迅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以農耕文明為特征的工藝美術正日益失去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尤其是進入新的世紀以來,網絡技術不斷完善,信息化的特征更加明顯,快餐
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理解與思考
【摘要】傳統工藝美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藝術,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傳統工藝產品的背后,都蘊涵著非物質的技術內容和文化藝術內容;傳統工藝美術作為商品,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經濟價值,至今仍維持著一個以手工生產為主要特征的產業群,作為工業生產的互補。可以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傳統工藝美術的價值和歷史意義都有再認識的可能;另一方面,進入21世紀的傳統工藝美術,其創新與發展遭遇到了發展經濟、技術更新和文化變遷的諸多矛盾,產生了不少新的問題,需要去探討和研究。【關鍵詞】工藝美術;形態;神韻;理解與傳承我國傳統圖形藝術源遠流長,發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文字誕生之前,先民就開始使用圖形來傳達思想與溝通感情,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與刻繪在崖壁上的巖石刻等等這一些不僅記載下了先民對自然的理解與期盼,同時也成為了人類最早的圖形藝術。中國的圖形藝術不僅起源早,而且不斷得到發展,雖然時快時慢,但從未中斷,如商代青銅器上的饕餮圖形;春秋戰國時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漢代漆器上的鳳形、唐代的寶相花紋以及后來出現的金文形態等。中國傳統圖形資
淺析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工藝美術專業課程設置的構想
論文關鍵詞: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工藝美術專業課程設置論文摘要: 本文主要闡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工藝美術專業課程改革的意義和通過課程的優化配置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教學課程模塊化的具體設想等方面的內容。一、引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工藝美術專業,是培養廣告、裝飾、平面設計等相關產業一線崗位所需求的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動手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搖籃。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日益提高,人們已經不滿足于物質上的生理需求,愈來愈注重精神上的感受,這種觀念的轉變,帶動了與之相關的裝飾、廣告、環境設計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工美專業的學生正是這支隊伍中十分緊缺的重要的基礎技術力量。那么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在校期間的課程內容,怎樣做到學為所用,這就要求我們樹立這樣的學習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教育教學的環節緊緊圍繞市場的要求展開,課程結構以市場需求的規格和質量要求開設,教學內容滿足一線工作環境的要求,構建銜接、融合、溝通的課程新體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工藝美術人才的教育培養,根據市場的需求,應以培養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
淺談高職高專烹飪專業工藝美術課教學
摘要:文章重點探討高職烹飪專業中開設工藝美術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及烹飪工藝美術課的專業特殊性,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相互貫通將使烹飪美術教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關鍵詞:職業教育;烹飪美術教學;課程設計中國烹飪工藝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支奇葩,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民以食為天”,在烹飪的色、香、味、形中美術就占了三項。長期以來人們比較重視烹飪技巧,而忽視烹飪工藝。在我國目前各類職業技術院校中,烹飪教育多以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傳授烹飪技術,培養的學生都僅僅滿足一般的廚師要求。學生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認識和了解,缺少對美術基礎知識的深入學習。有的雖開設了工藝美術課,也沒有引起學校和學生的重視,所學知識難以滿足人們對飲食文化越來越高的審美需求,更談不上對烹飪工藝的發揚和創新了,因此,在烹飪食品專業中開好工藝美術課就顯得尤為重要。課程設置烹飪美術教學應占烹飪專業課總課時的20%~25%,主要可分為基礎美術課和工藝美術課兩大部分。基礎美術課主要是使學生通過美術基礎訓練,了解和掌握美術繪畫的基本常識和表現技巧,培
少數民族工藝美術品的現狀分析
內容摘要:本文以分析少數民族工藝美術品的現狀為切入點,探討造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和藝術形式流失和變質的原因。關鍵詞:民族文化; 文化表征; 同化現在,愈來愈多的民族工藝美術在以市場需求為價值導向的商品社會中喪失了原本的質樸和純真。在功利主義的蠱惑下,在內因與外因的作用下,它們的各種價值(特別是文化、藝術價值)正在流失。在這種局面下,原汁原味的民族工藝美術品種是否還能夠流傳后世?是否還能得到具有原創精神的創作發展?這都是令人擔憂的。筆者對此尷尬處境從四方面做出了分析,試圖以此提供解決問題的參考。一、少數民族工藝美術品的文化內涵、表達形式在當代的際遇民族服飾(包括日常著裝、節慶著裝、禮儀著裝等)形態受制于傳統規范,也因地域和民族分支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這些獨特的服飾除了具有繼承傳統和美學文化的延續功能及實用功能外,還有重要的標示作用——對外區分民族類別,對內表現本民族內成員間的關系,以符號的形式傳達有關穿用者的文化信息——社會階層與地位、年齡、有關社會功能與道德的性別角色、婚姻狀況、地域、宗族、宗教、節慶時的專職功能、美化、引發情欲
物質與非物質: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與發展
所謂傳統工藝美術,主要指在手工業時代形成、以用與美的結合為特征的造物部類與設計,在現代大機器工業生產的比照下,尤指那些手工技藝性強、并具有一定藝術性的傳統型產品,如為一般人所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藍、漆雕、木雕乃至皮影、風箏、燈彩、剪紙、藍印花布、泥玩、刺繡、抽紗等等。其品類眾多,花色更是無數。 傳統工藝美術具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從工藝分,可以有雕刻、編結、印染、刺繡、髹飾、金工諸類;從材料分,可以有陶瓷、漆器、木器、金銀器、玻璃器、玉器之類;從產品分,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諸多品類,如家具、餐具、玩具、陳設品等。不同時期,亦有不同的分類,如編撰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當代中國的工藝美術》,將傳統工藝美術歸為織繡、雕塑、美術陶瓷、編織、漆器、家具、金屬工藝、玩具、人造花、工藝畫以及其他工藝美術品共九大類;2006年9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持的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將傳統工藝美術歸為十一大類:工藝雕塑、刺繡和染織、織毯、抽紗花邊和編織、藝術陶瓷、工藝玻璃、編織工藝、漆器、工藝家具、金屬工藝和首飾以及其他類(不能歸入前十類的全都歸入)。每一類會有若干種不同的品
工藝美術保護與發展中的文化矛盾
本著基本的生存需要,直立行走的人利用雙手來造物。由簡單造物發展到工藝美術,既反映社會文化的形成過程,也顯示社會文化對人的行為的反作用。文化包括族群或社會團體共同享有的和習得的行為模式、信念及感情。生活中常見的工藝美術品,既是技術的產物,也是觀念、習俗、制度等文化的“凝結”物。而不同族群所創造的工藝美術因選材、設計、加工、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表現出鮮明的文化差異。 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工藝美術行業承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其生產和組織形式有多種,可分為民俗性質的工藝美術、官辦作坊的工藝美術、民辦作坊的工藝美術和現代產業化的工藝美術。民間工藝美術作為民俗、民間信仰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點,市場化程度較低。封建時代官辦作坊的工藝美術服務于宮廷和上層貴族,用料昂貴,工藝精細,適用人群小。民辦工藝美術作坊屬于傳統手工業或農業中的副業生產形式,一般以前店后坊的形式面向商品市場生產普通人群所需的日用品,它的適用面最廣。鴉片戰爭以后,官辦工藝美術逐漸式微。新中國成立后,私營工藝美術作坊經過公私合營等方式的改造,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國營或集體工藝美術企業。改革開放后,絕大多數國營和集體工藝美術
嶺南工藝美術的啟示
[摘 要]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而嶺南工藝美術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文化及歷史的角度分析三種主要的嶺南工藝(廣彩、廣繡及佛山剪紙)的成功之處及其藝術形式,并探索傳統工藝美術對現代設計的啟示及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關鍵詞]設計 嶺南文化 工藝美術一、前言在充斥著歐美日韓風格的今天,如何從民族發掘設計靈感發展出中國特色的設計是非常迫切的問題。筆者也參加過很多講座,每當提及中國設計的時候總會引起激烈的討論,從學生到職業設計師都一直在探尋中國設計的出路。筆者認為,一種設計風格大抵上可以稱為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因此欲發展中國特色設計需承前啟后地了解歷史,探討將來。了解歷史絕非簡單認識和記憶文物的形狀和圖案,而是一種風格、一種技藝存在并發展的深層次原因。本文嘗試在細致了解學習了嶺南的歷史、風土民情和工藝美術的基礎上思考其對現代設計的意義和啟示。二、嶺南獨特的歷史背景嶺南是指五嶺以南地區。五嶺指的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位于湖南、江西南部和廣西、廣東北部交界處。<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摘要:中國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積淀,而傳統的工藝美術是獨一無二的東方文明,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為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中國工藝美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范、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為整個人類的文化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雖然工業設計逐漸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但要把傳統的工藝美術巧妙的應用到現代工業設計中,隨著中國國力和世界影響力的增強,中國的現代工業設計才不會迷失了自己,才會更鮮明的走向世界。關鍵詞:中國傳統工藝美術 現代工業設計 融入潛力 重要組成 必要性正文 我們應該擔當起怎樣的責任,我們又被時代賦予了怎樣的責任,我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不辱使命。怎樣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融入現代產品設計中,這是所有未來工業設計師所應該思考的問題。面對我國正在蓬勃發展的設計事業,我們在學習世界設計的同時應當開辟出一片有著中國特色的工業產品設計領域,將我們中華文化融入現代工業產品的設計之中。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蘊含現代工業設計理念 www.lwkoo.cn 畢業論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歷經時代的滄桑,在無數先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