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戰略
從電視藝術美學角度分析江蘇衛視“自制劇戰略”的現狀及發展
(一)總說 實際上電視被稱為藝術,被劃歸到“文藝美學”的研究范疇之下,還是走過很長一段路的。比如:我國的“美學泰斗”宗白華先生就曾經撰文認為,照片沒有藝術價值“照片所攝非自然之真,唯有藝術才能真是表現自然。”①然而時至今日,不僅攝影已經成為了一門廣為認可的藝術門類,在其肩膀上應運而生的電影、電視藝術也在藝術的廟堂和俗世的視野中,得到了頗為廣泛的認同。然而,作為反對者最慣常指摘的電視劇藝術,卻是最早出現在熒幕上的電視藝術類型,經過若許年的發展,更是達到了一定的美學高度和思想高度,處處閃現著創作者對于人、人性和人生的思辨、追問以及藝術化的探索。 日本學者浜田正秀在他所著的《文藝學概論》中曾寫到,“藝術是一個具有實用目的的魔幻世界”②,電視劇則在制造幻象,反映現實,制造話題等方面有著其它藝術門類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幾乎所有的電視機構,都會以其電視劇創作和宣傳的水準作為衡量其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今中國的電視局面,已然從“央視”一家獨大,過渡到了省級衛視“諸侯爭霸”的局面了。作為剛剛崛起的新一任“霸主”,信心十足的江蘇衛視除了在服務類真人秀節目中表現出色,更沒有放棄電
郎洋爭雄--江蘇洋河與四川郎酒戰略對決暨競爭策略預測
中國白酒的黃金十年,最大收獲就是二線名酒快速崛起!未來十年,中國白酒最大的看點也在二線名酒之間的競爭,特別是二線名酒的龍頭之戰!目前,中國白酒雙峰對峙的第一集團軍-----貴州茅臺與四川五糧液江湖地位還是很難撼動!其百億以上市場規模,其醬香鼻祖與濃香大王的戰略地位,其奢侈品品牌特征與獨特人文底蘊,都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里,國內白酒企業還是很難挑戰其霸主地位。但中國白酒二線名酒陣營可以說是暗潮涌動了!誰最有資格問鼎中國白酒二線名酒龍頭?根據二線名酒市場表現與市場發展,我認為最有可能占據中國白酒二線名酒龍頭之位的主要有四家白酒企業------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江蘇洋河,四川郎酒。這四家著名的白酒企業除四川郎酒之外目前均為A股上市公司,讓我們來看看四家中國二線名酒領先企業真實面孔。瀘州老窖,老牌中國名酒企業,中國濃香鼻祖。2009年度,瀘州老窖股份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7億元,同比增長15.06%;凈利16.7億元。其中2009年第四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60.7%;凈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130.7%。根據瀘州老窖發
淺談萬億產值背景下的江蘇省建筑業發展戰略
摘要:江蘇省建筑業在2009年成為了首個總產值超萬億的省份。文章從國際建筑業發展趨勢、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長三角區域規劃、江蘇省建筑業集中度分析等產業和企業發展現狀等方面分析江蘇省建筑業當前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構建SWOT戰略矩陣;并用SWOT-AHP法對各項指標進行專家打分計算,用戰略θ角和戰略強度系數ρ對江蘇省建筑業進行戰略定位;最終從發展路徑、行業和企業的角度給出戰略措施建議。關鍵詞:SWOT-AHP;建筑業發展;戰略分析;戰略定位2009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建筑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萬億元”的目標已經達成,江蘇省成為了全國第一個建筑業總產值達萬億的省份。另外,2001年江蘇省提出了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強省轉變的“三大戰略”和“三個調整”,在構建強省的“三步走”戰略中,第一步是到“十·五”期末(2005年),第二步是到“十一·五”期末(2010年),第三步是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目前正處在“十一·五”期末,也就是第二步走的末期,部分指標已達到目標要求。本文正是在萬億產值的背景下,運用SWOT-AHP分析法來進行江蘇省建筑業
探究江蘇企業境外投資戰略
摘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江蘇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不僅吸引了世界各國的投資,也成為新興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來源地,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對外投資的新問題。中本文試圖從江蘇總體經濟發展方面來分析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并且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海外投資發展策略外商直接投資一、江蘇經濟發展概況 一國經濟發達程度越高,其具備海外投資能力的企業就越多,規模也越大。根據英國經濟學家鄧寧的投資發展周期理論,當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之后,對外投資會出現迅速增長的態勢。 表1江蘇省近18年的進出口、外商直接投資、GDP、人均GDP比較表年份出口(億元)實際外商直接投資GDP總額(億元)人均GDP(元)進口(億元)凈出口(億元)1990 29.44 1.41 1416.50 2109 11.95 17.481995 97.82 47.80 5155.25 7319 64.96 32.852000 257.70 64.23 8582.7 11773 198.68 59.012004 874.97 121.37 15512.4 20000 833.59 41.362
江蘇企業境外投資戰略分析
3.信息不靈通、投資項目缺乏可行性研究 目前江蘇對外投資企業的收集信息能力不高,渠道少,對投資國缺少了解,不熟悉國際間投資運行規則與法律制度,沒有辦法充分利用國內外資金、技術和市場,海外投資的企業投資回報率低。如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雖然聘請了國外著名的咨詢機構,但是因為沒有做好前期投資區域選擇分析和前景預測,使企業生產、銷售一度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遭受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4.管理體制落后,缺乏海外經商人才 在對外投資過程中,缺乏訓練有素、熟悉市場、精通國際化經營的人才。例如,2002年TCL集團公司在巴伐利亞州成立了施耐德電子有限公司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德國建立的歐洲分公司,都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國際經營管理人才,使企業一度陷入低谷。這已經成為我國企業對外進程中的新問題,不僅影響公司發展,也阻礙了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整體推進。 (二)政府方面存在的問題 1.政策和體系不完善 國際經驗表明,在企業海外投資經營初期,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合理引導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江蘇對外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與之匹配的政策和支持體系尚不完善,使大部分民營企業感到很難得到政府在財政、信貸、稅收等方面
試析從信息化綜合指數看江蘇信息化建設的戰略轉型
論文關鍵詞:信息化指數信息化水平產業結構戰略轉型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對江蘇區域信息化指數的研究分析,以及對江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影響,最后得出結論:信息化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臨由大規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向信息技術全面應用、普遍服務和信。息資源深度開發的戰略轉型.信息化是當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正確判斷和合理估計江蘇現時的信息化水平狀況,事關“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戰略任務和“兩個率先”實現與否。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人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 “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我們應抓住信息化這個契機,推動我省區域信息化進程,充分利用當代信息技術,發揮其在國民經濟現代化和社會信息化中的支柱作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一、區域信息化水平的測度本研究分別從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信息應用水平兩個方面來測度區域的信息化水平。其中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反映了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的支撐能力,信息化應用是區域信息化的核心任務,是信息
試論江蘇“高教強省”戰略的內涵解析與熱點初探
論文關鍵詞:高教強省教育質量教育特色論文摘要:為了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江蘇省正在努力發揮高等教育的火車頭作用,以期實高教大省”‘高教強省”的跨越。筆者從“高教強省”戰略兩種不同層面的內涵特征入手,認為江蘇確有實現高教強省的顯著優勢,并就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兩個熱點問題,提出重視教育質量、重視教育特色的戰略選擇。高等教育在整個教育大系統中處于龍頭地位,是整個國民教育體系運行與發展的“工作母機”,其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國家或地區整體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高等教育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標志。因此,江蘇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首先要求高等教育必須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高等教育已成為江蘇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實施了“科教優先”的發展戰略。2005年,進一步做出了建設高教強省的戰略舉措,“全省上下要努力推進高教強省建設,爭取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江蘇教育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在全國領先于其他省市的發展規模和質量,在省內領先于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進度”,這些無疑為我省的高等教育事業領跑全國,順利實現
淺析跨國公司對華戰略調整與江蘇省產業結構升級
[論文關鍵詞]跨國公司 戰略調整 產業升級 江蘇[論文摘要]改革開放3o年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跨國公司在華戰略將因此面臨諸多調整,這對于許多地區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本文考察了跨國公司在我國的市場戰略、區域戰略以及價值鏈體系的調整,分析這些調整對江蘇產業結構的影響。進而對江蘇的產業結構升級的各項因素進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江蘇省產業結構升級的政策建議。引言跨國公司在全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技術上的優勢。據估計,到20世紀9o年代中后期,跨國公司掌握著全球85%以上的技術開發能力,世界范圍內的技術流動,愈來愈依靠跨國公司作為載體,因此,吸引跨國公司的戰略性投資是每個地區加快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都是發展中國家中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經濟學家對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戰略進行了很多研究。趙景華(2007)教授等通過調查認為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的總體戰略和職能戰略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獨資化和利潤導向增強,并購和聯盟活動增加。梁峻芳(2006)、余律(2005)等則對跨
大OTC戰略,江蘇先聲藥業美國上市后的營銷轉型
隨著在美國資本市場IPO的成功,先聲藥業公司的發展加速度會更加大.從產品經營到資本運作階段,公司的發展策略與運營思路也將呈現新的變化.從營銷的角度,先聲藥業會出現以下變化:1) 現有產品的加大投入及通過企業并購,使得必存、必奇、恩度等品種銷售額、市場份額提升,新的億元品種不斷增加;2) 管理架構上的變化:眾多億元產品及品牌將挑戰現有資金物流平臺(商務)和學術推廣管理平臺(醫保、招標、物價及政府公共關系)的平衡能力,也許會出現好幾個腫瘤事業部這樣的分線隊伍;3) 營銷網絡建設的投入,使得網絡更加深入和廣泛,OTC網絡與學術推廣網絡將齊頭并進;4) 出現一個更強大、決策水平更高的市場部;5) 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上市融來的資金致力于渠道建設,先聲藥業的營銷模式將從粗放式向精耕細作式轉變。這是全體先聲銷售人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必須面對的思維轉變和人員調整的變化。現在,是江蘇先聲藥業的營銷轉型時期。先聲商務工作的現狀眼下的先聲藥業商務部的兩個主要職能是渠道和
江蘇沿海經濟帶利用外資的戰略思考
摘要:江蘇沿海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沿海經濟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江蘇沿海三市應緊抓這個歷史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培育經濟增長點,實現沿海經濟迅速騰飛。為此,如何發揮江蘇沿海地區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打造后發優勢,構建新的外資引進亮點,促進沿海經濟帶的迅速崛起和江蘇經濟的均衡發展,成為江蘇沿海經濟大開發中一個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江蘇沿海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進行分析,揭示其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對江蘇沿海地區引資戰略提出相應的思考。關鍵詞:沿海經濟帶;外商直接投資;對策江蘇沿海地區包括南通、鹽城和連云港三個城市,地處我國沿海、沿江、隴蘭三大經濟帶的交匯處。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江蘇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處在江蘇省經濟發展的“低谷”,也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成長的“斷裂帶”。江蘇沿海的“洼地”經濟成為江蘇經濟均衡發展的“瓶頸”。2004年,江蘇省政府提出“要重新認識沿海的優勢和加快沿海開發的戰略意義,以加快發展為重點,全面推進沿海開發,把沿海建設成新興的基礎產業基地、重要的海洋產業集聚區、良好的生態功能區和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為加速
江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戰略初探
摘要:本文介紹了江蘇出版集團的內部結構,分析了江蘇出版集團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江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希望能對我國各出版集團的發展有所啟示,特別是對通過行政手段準備成立的出版集團在成立之初能少走彎路有所幫助。關鍵詞:出版集團;內部結構;存在問題;發展戰略一、江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內部結構 2001年7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江蘇省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同年9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江蘇出版集團。江蘇出版集團共有96個單位組成,包括8家直屬圖書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科技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江蘇少兒出版社、江蘇美術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譯林出版社)和江蘇電子音像出版社、江蘇新華印刷廠、江蘇省出版印刷物資公司、江蘇省新圖進出口公司、省出版總社報刊中心、鳳凰臺飯店、控股公司新廣聯光盤有限公司以及江蘇新華發行集團及其所屬的省新華書店、外文書店和各市、縣新華書店共81家。江蘇出版集團公司注冊資本7.2億元,2001年集團系統擁有總資產51.83億元,銷售收入68億元。2002年集團銷售凈收入76.77億元。 江蘇出版
江蘇科技中介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
一、江蘇科技中介服務業的發展現狀江蘇科技中介服務業的發展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 江蘇科技管理部門非常重視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業 江蘇省科技廳于2003年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我省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意見》,出臺了《江蘇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江蘇省科技廳推動的院省合作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市科技管理部門積極舉辦各類技術成果交易活動,有力促進了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在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各級科技管理部門還扶持或興辦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務機構。 2. 江蘇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的架構基本形成 到2003年底,江蘇全省共有生產力促進中心49家,其中國家重點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1家,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中心5家,居全國首位,各省轄市都建立了市級生產力促進中心;各類科技孵化器共28家,其中國家級10家,專業型孵化器2家,國家級孵化器數居全國第一;情報所近70家,建成了覆蓋全省各市縣的科技信息網絡;全省共有技術市場20家。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在資源整合、技術推廣和轉移上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 江蘇正積極摸索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體制改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