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麻醉方法


三種麻醉方法對子宮全切術后惡心、嘔吐的觀察淺析

【摘要】 目的 比較三種麻醉方法下子宮全切術后惡心、嘔吐(PONV)的發生率。方法 選擇子宮全切術的患者75例,隨機均分為硬膜外麻醉組(A組)、靜脈全麻組(B組)和吸入全麻組(C組)。A組術中硬膜外間斷推注1.5%~2% 利多卡因+ 1/20萬腎上腺素維持麻醉;B組術中靜脈泵注丙泊酚,血漿濃度為3μg/ml維持麻醉;C組術中吸入1.5%~2%異氟醚維持麻醉。三組患者術后根據患者情況使用芬太尼鎮痛和昂丹司瓊止吐。觀察記錄術后24h內患者PONV的發生率。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對患者術后鎮痛藥、止吐藥使用率以及PONV發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結果 術后0~2h A組PONV發生率(4%)顯著低于B組(28%)和C組(52%),P<0.05;術后2~6h A組PONV發生率(8%)顯著低于B組(32%)和C組(56%),P<0.05;術后6~24h三組PONV發生率差異無顯著性。結論 子宮全切術單純硬膜外麻醉PONV發生率低于全身麻醉。【關鍵詞】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子宮全切術;術后惡心、嘔吐術后PONV是手術后常見的麻醉并發癥之一,其與患者狀態

2012-11-14

關于快通道麻醉方法應用于嬰兒先心病矯治術60例

作者:侯立朝熊利澤李萌萌陳敏白曉光【關鍵詞】 麻醉/方法 關鍵詞: 麻醉/方法;先心病;手術;拔管;嬰兒 摘 要:目的 觀察快通道麻醉方法在嬰兒先心病矯治手術中的應用. 方法 60例(年齡1mo~1a)擬接受先心病矯治手術的患兒,均采用小劑量芬太尼-異氟醚復合麻醉.觀察圍術期循環指標的變化及麻醉用藥情況,患者術畢蘇醒及拔管時間,術后轉歸等. 結果 所有患兒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及中心靜脈壓在誘導后、手術開始前、劈胸骨后、轉機前、停機后、手術結束時、入ICU后均沒有顯著改變.60例患兒中有16例術后拔管時間小于或等于3h,其ICU監護時間為(40±12)h;另有30例患兒術后拔管時間在3~18h之間,其ICU監護時間(69±36)h明顯延長(與小于或等于3h組比較,P<0.05);其余14例患兒術后拔管時間大于18h,其ICU監護時間(147±90)h進一步延長(與前兩組比較,P<0.01). 結論 小劑量芬太尼-異氟醚復合麻醉可以應用于嬰兒先心病矯治手術,能在圍術期維持循環穩定,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有利于盡早拔管,并使縮短ICU監護時間成為可能. Keywords:

2012-09-17

關于不同麻醉方法及羊水補充量對手術胎兔成活率的影響

作者:楊力李薈元張琳西郭樹忠【關鍵詞】 胎兔 關鍵詞: 胎兔;麻醉;外科手術 摘 要:目的 探討胎兔手術麻醉的合理方法及不同羊水補充量對手術胎兔成活率的影響. 方法 采用硫噴妥鈉iv與846合劑im兩種麻醉方法,比較其麻醉效果及手術胎兔成活率;按胎兔羊水總量的50.0%,70.0%和100.0%補充手術中損失的羊水,比較術后第5日胎兔成活率. 結果 兩種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均滿意,手術胎兔成活率均達到83.0%以上;手術胎兔羊水損失量達到總量的50.0%時,胎兔成活率下降到60.9%(0.01 Keywords:fetal rabbit;anesthesia;operation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a reasonable method of anes-thesia in the operation of rabbit fetu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volume of amniotic fluid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fe┐tus.METHODS

2012-09-11

不同誘導方法對老年麻醉氣管插管安全性淺析

作者:陳曉宇 呂黃偉 姜國成【摘要】目的 對采用不同的誘導方法對患有老年麻醉氣管插管的安全性進行系統分析。方法 隨機抽取在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這四年時間里,在我院就診的擇期手術的老年患者病例116例,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58例。A組患者采用靜脈快速誘導法進行氣管插管麻醉;B組患者采用健忘鎮痛慢誘導法進行氣管插管麻醉。通過兩組患者的HR、MBP值的變化幅度對麻醉的安全性進行評價。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采用插管前的HR和MBP值基本相同,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插管進行麻醉后,A組患者的HR和MBP值變化幅度明顯高于B組患者,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采用健忘鎮痛慢誘導法對老年手術患者進行插管麻醉其安全性更高,對患者心血管所產生的壓力小,不會引起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現象。【關鍵詞】誘導方法老年手術患者氣管插管麻醉安全性為了對采用不同的誘導方法對患有老年麻醉氣管插管的安全性進行系統分析,為今后臨床對該類患者進行更加到位的麻醉,使患者心臟的壓力更小,提供一些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我

2012-04-17

關于小劑量氯胺酮在各種麻醉方法中的應用

大劑量氯胺酮(2mg/kg以上)會產生麻醉作用。作為麻醉劑的氯胺酮用于小兒、休克病人以及短小手術等方面的麻醉已有成熟的應用經驗,其他方面應用使其受到限制的原因是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及蘇醒較慢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對N-甲基-D-天門冬氨酸作用認識的深入,作為N-甲基-D-天門冬氨酸受體拮抗劑的氯胺酮又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逐漸在麻醉和疼痛領域又有了新的應用。但所用劑量均低于麻醉劑量。文獻報道,氯胺酮鎮痛效果的血漿濃度為0.2ug/ml,明顯低于產生催眠的濃度值1.5-2.5ug/ml。小于1mg/kg叫小或亞麻醉劑量氯胺酮,是指低于臨床麻醉劑量,無分離麻醉作用,但具有明顯的鎮痛和循環興奮作用。本文就近年小劑量氯胺酮在各類麻醉方法中的應用并結合我院對氯胺酮使用的經驗作一報告。1 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應用硬膜外麻醉在我國各級各類綜合醫院中是最為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有的病人自身過度緊張使感覺超敏,或因麻醉醫生或硬膜外麻醉方法本身使鎮痛不全,麻醉平面略有欠缺,或開腹手術時內臟牽拉反應等,常造成病人緊張、不適、疼痛、躁動無法配合手術,一些輔助藥物的應用也就事在必行。以往考

2012-04-14

關于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

【摘要】目的 比較兩種不同的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87例擬行擇期開腹手術的老年患者,隨機接受全身麻醉或連續硬膜外麻醉。分別在術前1天和術后1天、7天對患者進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術后MMSE評分與術前MMSE評分比較下降≥2分即診斷為POCD。結果 80例完成了術前及術后MMSE測試,術后第1天、第7天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全麻組2/42,連硬組為1/38,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兩種麻醉方法對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關鍵詞】老年人 不同麻醉方法認知功能障礙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指手術麻醉后數天內發生的一種可逆的、具有波動性的急性精神紊亂綜合征。是一個與手術相關的短暫的認知惡化,與譫妄不同,其特定的行為易被發現。POCD常發生于老年人,最早發現于老年病人心臟手術后,近年來發現在非心臟手術病人也有較高的發生率,目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也是麻醉醫師困惑和尷尬的臨床問題。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年手術和麻醉不

2012-02-23

關于小兒尿道下裂手術的兩種不同麻醉方法的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 觀察靜脈全麻與骶管麻醉+靜脈全麻在小兒尿道下裂修補術中臨床觀察。方法選擇ASAⅠ~Ⅱ級,年齡6個月~8歲尿道下裂患兒40例 。隨機分靜脈全麻組(I組)和靜脈全麻+骶管麻醉組(II組),每組20例,觀察術中用藥量、呼吸、循環功能的影響、術后蘇醒。結果 兩組鎮靜鎮痛效果均滿意,II組全麻藥用藥量均低于I組,II組呼吸抑制低于I組,比較兩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 ;II組術后術后蘇醒快于I組,兩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術后48小時內均無呼吸抑制發生.兩組術后24小時48小時SpO2、RR、HR和MAP均無統計學差異。結論 靜脈全麻+骶管麻醉用于小兒尿道下裂修補術麻醉效果滿意,對通氣功能的抑制比單純靜脈全麻組低,蘇醒快。【關鍵詞】 尿道下裂 靜脈全麻 骶管麻醉 呼吸抑制 蘇醒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ASAⅠ級年齡6個月~8歲尿道下裂患兒40例,均為男性,隨機分為兩組,為靜脈全麻(I組)和靜脈全麻+骶管麻醉組(II組),每組20例。1.2方法 兩組患兒入室均靜脈給予氯胺酮1mg/Kg、咪達唑侖0

2011-12-13

關于嚴重創傷病人麻醉藥與麻醉方法選擇

【關鍵詞】嚴重創傷病人 麻醉藥 麻醉方法 選擇一 部位麻醉局部浸潤麻醉和神經阻滯對呼吸、循環的干擾最少,適用于創傷及創傷性休克病人。位于肢體的手術,多可在局部浸潤麻醉、局部靜脈麻醉或神經阻滯下完成。腰叢與坐骨神經阻滯,用于單側下肢任何部位手術效果均滿意。局部浸潤麻醉對休克病人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方法,應當受到重視,特別對缺乏麻醉人員或設備簡陋的基層醫院,更應提倡此種麻醉方法。在休克情況下,病人對局麻藥物的耐量相應降低,應嚴格控制用量,以防中毒反應。局部浸潤麻醉的缺點是肌肉不夠松弛,在探查腹腔和牽拉臟器時,病人常感不適,有時惡心、嘔吐或躁動不安,影響手術進行。由于肌緊張,手術野顯露不佳,難以迅速控制臟器出血,甚或出現有害神經反射,從而加劇休克。因此,對病變復雜或臟器大出血的病人,不宜選用局部麻醉。二 椎管內麻醉椎管內麻醉對人體的生理影響與麻醉范圍直接有關。有的創傷及失血病人正處于休克代償期,盡管血壓“正常”,但血容量已明顯減少,即使硬膜外阻滯范圍小亦有致心臟停搏的危險。從原則上講,在休克好轉前,禁用椎管內麻醉。但對

2011-09-01

關于不同麻醉方法在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中的配合體會

作者:施榮梅 宋志鋒 付秀紅【摘要】 目的 比較不同的麻醉方法,讓患者在最佳的麻醉狀態下,順利完成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方法 從我院2009年初至2010年底檢查的患者中,隨機抽取132例分為A、B兩組,觀察組A采用經鼻局部滴藥加口含2MI2%利多卡因麻醉;對照組B采用經傳統口鼻咽霧化吸入麻醉。結果 觀察組A麻醉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B。結論 觀察組A時間延長,方法簡便,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廣,現將體會報告如下。【關鍵詞】 麻醉 電子支氣管鏡 檢查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是呼吸系統疾病診斷與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但麻醉的效果直接影響此檢查能否順利進行,故比較不同的麻醉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非常重要。我院自2006年10月開展此檢查以來,在工作中不斷改進麻醉方法,提高麻醉效果,從而減少了因麻醉不當引起患者劇烈咳嗽,憋氣,惡心、血壓升高,心率失常等不良反應。本研究方法簡便,麻醉效果好,維持時間長,效果肯定,在檢查中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減少了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在2009年1月

2011-07-17

關于全胃切除術病人不同麻醉方法績效的比較

作者:鄭細妹 周昶碧 陳凱聲 謝麗金 林立 林一雄【摘要】 目的:比較胃癌行全胃切除術病人靜吸全麻和靜吸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的績效。方法:擇期外科全胃切除術病人40例ASA I~II級,年齡48~65歲,體重55~70公斤,隨機分成兩組, 單純靜吸全麻組(I組)和靜吸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組(II組),兩組均不用術前藥,硬膜外阻滯注射 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復合液試驗劑量4ml。兩組先后靜脈注射咪噠唑侖 0.04 mg.kg-1,芬太尼4 mg.kg-1,丙泊酚1 mg.kg-1,琥珀膽堿2 mg.kg-1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后靜脈注射維庫溴胺0.08 mg.kg-1行機械通氣。I組術中麻醉維持:以微量注射泵靜脈持續注射丙泊酚4~6 mg.kg-1h-1,維庫溴胺0.08 mg.kg-1h-1,瑞芬太尼1~1.5 ug .kg-1h-1,同時吸入50%氧化亞氮。II組術中麻醉維持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復合液,靜脈持續注射丙泊酚4 mg.kg-1h-1,維庫溴胺0.08 mg.kg-1h-1,吸入50%氧化亞氮。兩組術后均采用自控靜脈鎮痛。兩

2011-06-01

多種教學方法在麻醉藥理學的應用

作者:李萬平 李曉冰 章卓 李華 李亮【摘要】 在教學過程中,正確選擇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麻醉藥理學教學中可供選擇的教學方法:比較法、圖示法、舉例法、問題討論法、歸納總結法等。【關鍵詞】 麻醉藥理學;比較法;圖示法;舉例法;問題討論法;歸納總結法在教學過程中, 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 實現教學目的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可供選擇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名目繁多,但眾多的方法中沒有一種是萬能的,都具有辯證的矛盾性。故在麻醉藥理學教學中,為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質量,就不應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與特點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法,博采眾長,融為一體,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1 比較法比較法可以把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相互聯系 ,加深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1]。我們在麻醉藥理學教學中常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講解吸入麻醉藥恩氟烷、異氟烷與氧化亞氮可以采用比較法(見表1),它們的藥理作用異同及各自的特點一目了

2011-04-21

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兩種麻醉方法比較

【摘要】 目的 比較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兩種麻醉方法對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圍術期循環參數及血糖的影響。方法 隨機數字表法將糖尿病行腹部手術的患者80例分為A、B兩組各40例。A組采用全麻,B組采用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記錄麻醉前,手術開始和手術結束時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和心率(HR);于術前30min、術中0、30、60min測血糖(PG)。數據統計分析采用分組t檢驗和重復測量設計方差分析。結果 (1) A組手術開始和手術結束時的SBP、DBP和HR高于B組,P<0.05;PG水平在不同時間點上存在差異,(F=220.752,P<0.000);A組PG水平升高更明顯,B組相對平穩,(F=12.566,P=0.001);兩組PG變化趨勢不平行,(F=38.254,P<0.000)。結論 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方案可保證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循環參數和血糖水平的相對平穩。【關鍵詞】 糖尿病;手術治療;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全麻;血糖外科手術病人中約2%合并有糖尿病(DM)[1]。由于麻醉和手術可加重病情,而導致較多的并發癥,其圍手術期死亡率較非糖尿病患

2011-04-11

淺談局部麻醉方法

【關鍵詞】 局部麻醉藥隨著麻醉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局部麻醉的方法和實路取得了長遠的發展,在滿意實施的情況下,局部麻醉是一種十分完美的麻醉方法,它能夠使患者、麻醉科醫師和外科醫師均感到滿意和舒適。但是,成功局部麻醉所帶來的喜悅只能是大量艱苦工作的結果。局部麻醉的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處理與全身麻醉存在有明顯的差別,以下將簡述局部麻醉患者的臨床研究發展。1常用局麻藥物雖然一些患者在經過麻醉科醫師的手術前訪視和對擬實施的局部麻醉操作進行詳細解釋之后就不需要麻醉前用藥了,但是大多數的患者則需要應用麻醉前用藥。麻醉前用藥的目的是緩解疼痛和焦慮以及預防局部麻醉藥的不良反應。反對局部麻醉的主要理由在于患者的不適感(并且會因此產生體動)、焦慮、鎮痛不足以及知曉,所以常需要鎮靜。但過度鎮靜或鎮靜不足都可能導致躁動、煩躁、不合作和呼吸抑制。下面我們就以下幾種局部麻醉藥物進行簡單介紹。普魯卡因:毒性小,起效快,作用時間約45~60分鐘,是最常用的局部浸潤麻醉藥。組織穿透性能差。常用濃度為0.5%~l%。一次限量成人為1g。丁卡因:麻

2011-02-16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45例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應激反應比較

【摘要】 目的:探討不同麻醉方法對機體的應激反應情況。方法:對2008年6月~2009 年1月在我院擇期行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45例患者,隨機分為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組(A組)23例和全麻組(B組)22例,比較兩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術中、術畢等不同時間點的腎素、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皮質醇、胰島素、血糖、生長素等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兩組血糖均于麻醉5min后下降,與麻醉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A組血糖恢復至麻醉前水平,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B組則較麻醉前顯著增高(P<0.05);術畢兩組血糖均較麻醉前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在術中及術畢的血糖變化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麻醉前內分泌各指標(腎素、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皮質醇、胰島素、生長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A組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皮質醇、胰島素、生長素和B組的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等指標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與與麻醉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麻醉5min、術中、術畢時,A

2011-02-10

3種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術后急性期認知功能影響的比較

作者:李鳳林 趙志英 張永林【摘要】 目的:對比觀察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急性期認知功能的影響,選擇最適宜老年患者使用的麻醉方式。方法:隨機選擇上腹部手術老年患者90例,隨機分成3組,即單純全身靜脈麻醉(A組)、全身靜脈+吸入復合麻醉(B組)、硬膜外復合全身靜脈麻醉(C組),每組30例,觀察并記錄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變化,維持患者血壓波動范圍在基礎血壓20 %以內;采用NMSE法評估患者術前24 h、術后24 h、術后48 h、術后72 h神經功能。結果:術前NMSE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3組患者生命征平穩;術后24 h短期急性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為A組15例(50 %),B組20例(66.7 %),C組8例(26.7 %);術后48 h短期急性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為A組9例(30 %),B組14例(46.7 %),C組4例(13.3 %);術后72 h短期急性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為A組5例(16.7 %),B組9例(30 %),C組2例(6.7 %);C組認知功能障礙者較A、B組顯著減少(P<0.05)。結論:同單純全身靜脈麻醉和全身靜脈+吸入

2011-01-14

小型豬心內直視手術兩種麻醉方法的對比研究

作者:宋兵,祁亮,任旭東,張巧燕,王玲,柳德斌【摘要】 目的 比較兩種麻醉方法在小型豬心內直視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小型豬36例,隨機分為兩組:K組18例,誘導插管用氯胺酮3mg/kg和戊巴比妥20mg/kg,全麻維持用氯胺酮5mg/(kg·h)、戊巴比妥8~10mg/(kg·h)和哌庫溴銨0.1mg/(kg·h)。F組18例,誘導插管用戊巴比妥30mg/kg,全麻維持用芬太尼15~20μg/(kg·h),戊巴比妥8~10mg/(kg·h)和哌庫溴銨0.1mg/(kg·h)。記錄各期用藥前后的生命體征、血流動力學、麻醉效果和延遲拔管等情況。結果 K組全部存活,F組死亡2例;K組誘導時間和呼吸機輔助時間均少于F組(P<0.01和P<0.001);K組的心率、呼吸頻率和平均動脈壓較F組平穩(P<0.05);全麻效果評價亦優于F組(P<0.05)。結論 小劑量氯胺酮復合戊巴比妥麻醉起效快,對呼吸和循環抑制輕微,無延遲拔管,較為安全。【關鍵詞】 心內直視手術;氯胺酮;芬太尼;戊巴比妥;小型豬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

2011-01-06

兩種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相關因素的影響

【摘要】 目的 比較全麻與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兩種不同的方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圍術期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血管相關因子的影響。 方法 上腹部擇期手術老年高血壓患者60例,ASAⅡ~Ⅲ級,隨機分成丙泊酚靶控輸注全麻組(P組,n=30)與硬膜外麻醉復合丙泊酚靶控輸注全麻組(PE組,n=30)。記錄麻醉前(T0)、術畢(T1)、術后6 h(T2),24 h(T3),48 h(T4)的血壓、心率,并檢測血清CK、CKMB、乳酸脫氫酶(LDH)、谷草轉氨酶(AST)及心肌肌鈣蛋白Ⅰ(cTnⅠ)的變化。 結果 與T0比較,PE組各時點血壓顯著降低;P組舒張壓顯著增高,T1~T4時點顯著高于PE組(P<0.05或0.01)。與T0比較,兩組T1~T4時CK均顯著增高,T3、T4時P組顯著高于PE組(P<0.05或0.01)。T2時P組CKMB顯著高于PE組(P<0.05)。與T0比較,兩組T1~T3時LDH顯著增高(P<0.05或0.01)。P組AST在T1~T4時和PE組在T3時顯著增高(P<0.05或0.01),T2時P組顯著高于PE組(P<0.05或0

2010-11-15

戰傷傷員麻醉方法的選擇

【關鍵詞】 戰傷麻醉選擇現代戰爭具有傷員多、傷情復雜、多數為多發傷、生理紊亂嚴重、失血多、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等特點。筆者認為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麻醉措施,在維持生理功能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創造無痛條件,使手術得以順利進行。戰爭是殘酷的,尤其是現代戰爭,所用武器威力大、殺傷范圍廣、大批傷員一次性入院的時機多,且傷情復雜,來勢兇猛,變化無窮。為了及時搶救傷員,必須首先做好戰傷麻醉。1 麻醉器材準備麻醉器材包括急救和麻醉藥物、人工呼吸器、快速輸血器、心臟除顫器、起搏器、生命體征監護儀、吸引器等。2 麻醉前準備全面了解傷情,全面檢查,盡快判斷受傷的部位和傷情的輕重緩急。重視抗休克,要采取措施縮短休克的時間,防止不可逆休克的發生,若傷員處在休克代償階段未積極處理就進行麻醉,可使傷員發展成重度休克或死亡。準備過程中,要抓主要矛盾。戰傷早期,低血容量非常突出,糾正低血容量是初期循環復蘇的關鍵,也是麻醉安全的前提。3 麻醉前處理加強初期緊急處理,正確判斷,及時復蘇,提高搶救成功率。①吸氧:保持呼吸道通

2010-08-15

懸雍垂腭咽成形術中喉部及氣管內三種不同表面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較

【關鍵詞】 麻醉;清醒插管;環甲膜穿刺;喉麻管;超聲霧化;懸雍垂腭咽成形術目前鼾癥日益增多,人們對懸雍垂腭咽成形術逐漸重視,但此類患者普遍肥胖,頸短,咽喉部狹窄。麻醉插管時風險較大。我院對此類病人常規使用經鼻清醒插管,以提高病人圍術期安全。為探討有效可行的清醒插管前喉部及氣管內表面麻醉方式,我們比較了三種方法,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擇期懸雍垂腭咽成形術48例,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齡48~75歲,按照麻醉方法將其分為3組(Ⅰ、Ⅱ、Ⅲ)每組16例。1.2 方法 術前患者肌注長托寧0.01 mg/kg,丁卡因、麻黃堿棉片塞鼻。入室后常規監測BP、 SpO2、 ECG。 表麻方法:Ⅰ組:常規喉部1%丁卡因噴霧后環甲膜穿刺并注入1%丁卡因2 ml,鼓勵病人咳嗽,利于麻藥在氣管內擴散。而后行插管操作。 Ⅱ組:喉麻管經鼻1%丁卡因1 ml 喉部麻醉,而后繼續將喉麻管深入至聲門口,囑病人深呼吸,繼續將喉麻管置入,病人出現嗆咳時推注1%丁卡因2 ml 行氣管內麻醉,鼓勵病人咳嗽。而后行插管操作。 Ⅲ組:用超聲波霧化

2010-02-01

50例全機器人房間隔缺損修補術的麻醉方法總結

作者:周琪,王剛,高長青,陳婷婷【摘要】 目的 總結50例使用da Vinci S型機器人手術系統行不開胸房間隔缺損修補術的麻醉管理方法。 方法 50例房間隔缺損修補手術均在全麻體外循環下由da Vinci S手術系統操作完成。麻醉誘導采用依托咪酯、利多卡因、哌庫溴銨及舒芬太尼靜脈注射,誘導后插入左側雙腔支氣管導管,術中持續監測食道超聲、腦電雙頻指數、血流動力學及動脈血氣分析等。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圍手術期無死亡病例。轉流前,32例(64%)患者在單肺通氣后脈搏氧飽合度(SpO2)下降 (94.5%±1.2%),未做特殊處理;脫機后,有14例(28%)患者SpO2進行性下降,其中9例(18%)在使用氣道內持續正壓裝置(CPAP)后緩解,有5例(10%)需要間斷行雙肺通氣維持呼吸及循環穩定。平均麻醉時間(254.2±37.6) min,體外循環時間(76.5±22.4) min,升主動脈阻斷時間(38.4±19.5) min,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3.2±2.5) h,ICU停留時間(1.9±1.3) d,術后平均住院時間(6.2±2.4) d。術中失血量(

2010-01-29

子宮全切除術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較

作者:吳捷 熊中華 周敏 潘繼品【關鍵詞】 子宮全切除術 麻醉方法目前腰硬聯合麻醉、持續硬膜外阻滯麻醉[1]廣泛在臨床上使用,評價不一,作者自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對子宮全切術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比較其優缺點,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選擇60例患者,ASAⅠ或Ⅱ級,年齡35~55歲,體重45 ~75kg,身高148~165cm。1.2 方法術前常規用苯巴比妥鈉100mg、阿托品0.5mg肌注。隨機分成3組(n=20),Ⅰ組2點式持續硬膜外阻滯組,分別T11~12\L2~3椎間隙穿刺硬膜外腔,分別頭向上、向下置管3~4cm,各注入試驗量2%利多卡因3ml,觀察10min,無腰麻征象后,相隔5min各注入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10~15 ml,每隔45~60min各追加5 ml。麻醉效果明確,手術開始后進腹前給予適 量麻醉性鎮痛藥,防牽拉反應,使患者入睡。Ⅱ組單點式腰硬聯合麻醉組,經L2~3椎間隙穿刺硬膜外腔,當確定穿刺針進入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針,自硬膜

2009-09-21

小兒氣管內取異物不同麻醉方法比較

作者:藍志堅 徐靈 徐軍 杜光生【關鍵詞】 小兒氣管內異物小兒氣管內異物是常見急診疾病,多數病情兇險。氣管內取異物的麻醉比較棘手,目前報道大多采用氯胺酮復合γ-羥基丁酸鈉或咪唑安定復合氯胺酮,但在術中極易引起患者屏氣,產生低氧血癥,甚至心跳停止而終止手術和術后舌根后墜、蘇醒時間長等并發癥。目前仍有醫院采用肌注復方冬眠靈無麻醉下取異物,雖然不存在麻醉風險,但增加了手術的難度也給患兒心身方面產生嚴重創傷[1]。丙泊酚麻醉誘導迅速,作用時間短,蘇醒快而完全。作者對氣管取異物采用單純丙泊酚靜脈麻醉、與氯胺酮復合γ-羥基丁酸鈉靜脈麻醉方法,在安全性可行性方面進行了觀察,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本院氣管異物患兒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齡6個月至3歲。右支管33例,左總支氣管17例,分支氣管7例,總氣管3例。異物3個月以上3例,下級醫院反復取過2例;合并肺炎4例,嚴重缺氧2例,需不斷拍打背部及變動體位。隨機分成兩組,每組30例。P組:年齡(21.03±8.5)個月;

2009-09-23

濫用麻醉性鎮痛藥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

【關鍵詞】 鎮痛藥通過對濫用鎮痛藥分析,根據臨床表現,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法,正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麻醉性鎮痛藥。1 概述麻醉藥品是指連續使用產生生理依賴性,能成癮癖的藥物。這類藥品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一方面有很強鎮痛等作用是醫療上不可缺少的藥品,同時不規范的連續使用又易產生依賴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則成為毒品,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麻醉性鎮痛藥也稱為阿片類藥物,包括(1)阿片;(2)從阿片中提取的生物堿,如嗎啡;(3)具有嗎啡樣作用的化合物,如哌替啶、美沙酮等。所有這些藥品都具有與嗎啡類似的藥理作用,都能形成嗎啡型的藥物依賴性。藥物濫用已經成為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的全球化問題,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藥物濫用是指與醫療目的無關,由用藥者采用自我給藥方式反復大量使用有依賴性的藥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產生松弛和愉快感,從而逐漸產生對藥物的渴望和依賴,由于不能自控而發生精神紊亂,并產生一些異常行為,經常會導致嚴重后果。截至2005年已有麻醉藥品121種,我國生產和使用的品種有20余種,臨床常用的有可卡因、二氫

2009-08-12

兩種麻醉方法用于取卵術的臨床效果分析

作者:劉亞賢,宮濤,趙靜,郭艷增,孫麗娜,姜心,孫曉玲【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下取卵手術效果及對獲卵率的影響。方法 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全麻組(異丙酚靜脈推注,80例)和局麻組(度冷丁肌注+利多卡因宮頸旁阻滯,80例),觀察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循環系統的變化及獲卵率。結果 術中兩組麻醉效果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局麻組術后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全麻組(P<0.05);術中兩組患者血壓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心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獲卵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兩種麻醉方法對取卵手術過程中的鎮痛效果及獲卵率沒有影響,但是術后局麻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全麻;全麻組多數患者在手術中出現一過性血壓和心率下降。 【關鍵詞】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麻醉,全身;麻醉,局部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anaesthetic techniques during oocyte retrieval oper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

200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