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乳腺癌手術


關于乳腺癌的手術護理

【摘要】目的 探討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方法,以減少術后并發癥,防止患側肢體發生功能障礙。方法入院時對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同時做好術前各項準備工作;術后做好各項常規護理。結果經過采取以上護理措施,有效地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結論采取正確合理的護理措施可以幫助乳腺癌患者較好地配合手術,提高手術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關鍵詞】乳腺腫瘤 護理 圍手術期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近年來逐漸增長,且逐漸年輕化。困擾著很女性的乳癌已成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部分大城市報告乳癌已占惡性腫瘤之首位。這種情況大大挫傷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質量。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行乳腺癌根治術或改良根治術62例,并給予精心的圍手術期健康教育指導和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1 臨床資料乳腺癌患者62例,年齡28~73歲,平均48歲,平均住院時間21d。行乳腺癌根治術者21例,改良根治術32例。術后病理報告:5例導管內乳頭狀癌,48例浸潤型癌。2 術前護理2.1 心理護理手術前患

2012-04-09

關于乳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目的 探討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經驗。方法 回顧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9例乳腺癌患者的術前.術后常規護理及預防并發癥的護理。結果 49例病例中,1例術后出血,1例皮瓣壞死。其中,男性病人2例,經過精心護理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數20天左右。結論 采取有效護理措施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術前采取有效護理和術后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幫助其適應新生活,而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日期,促進早日康復。【關鍵詞】乳腺癌 圍手術期 護理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乳腺是多種內分泌激素的靶器官,特別是絕經前后女性發病率最高,目前以手術治療為主,患者既要承受手術創傷的痛苦,又要失去女性特征性的器官乳房,影響形體美的打擊,所以,有計劃,針對性的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現將我科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49例患者的護理經驗總結如下:1 臨床資料自2008年以來,我科共收治49例乳腺癌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47例,最大年齡7

2012-02-06

關于乳腺癌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和防治

【摘要】乳腺癌是我國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幾年來,外科治療乳腺癌手術范圍多傾向簡單化和縮小化,并采取多元化的綜合治療。本文從皮下積液、切口皮緣及皮瓣壞死、切口感染、出血、腋窩血管神經結構的損傷、患側上肢水腫、瘢痕攣縮影響肩關節活動、氣胸方面詳細總結了病因和預防。【關鍵詞】乳腺癌并發癥;原因;預防 乳腺癌是我國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并呈上升趨勢。近幾年來外科治療乳腺癌手術范圍多傾向簡單化和縮小化,并采取多元化的綜合治療。本文從皮下積液、切口皮緣及皮瓣壞死、切口感染、出血、腋窩血管神經結構的損傷、患側上肢水腫、瘢痕攣縮影響肩關節活動、氣胸方面詳細總結了病因和預防。一、皮下積液 由于乳房手術造成的創面較大,術后極易發生皮瓣與胸壁之間或與腋窩之間積液,一般發生于術后1周內。 1.原因:(1)引流不暢;引流管過細,側孔少,放置位置不當,術后包扎過緊或加壓不均勻影響引流,可形成分格積液。(2)淋巴液滲出過多。(3)組織未及時愈合。(4)術中創面止血不徹底.(5)合并感染。(

2011-10-20

淺議乳腺癌手術方法皮瓣壞死的比較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術后皮瓣壞死原因及預防措施。方法:手術治療乳腺癌166例,全部是改良根治術,分3組,統計分析其術后皮瓣壞死率和術后皮瓣壞死原因。結果:A組皮瓣壞死是10.4%,B組是12.5%,兩組沒有顯著的差別(P>0.05),B組12.5%與C組25.5%有顯著的差別(P<0.05)。結論:B組能預防皮瓣壞死,,提高其正確認識對乳腺癌術后皮瓣壞死的預防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乳腺腫瘤;皮瓣;壞死;真皮下血管網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見病,全球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我國乳腺癌發生率明顯上升,乳腺癌手術治療目前主要治療手段仍是手術治療,乳腺手術并發癥主要是皮下積液和皮瓣壞死,這些并發癥增加病人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醫療費用,而且增加了醫療資源浪費,所以,尋找更好的方法和途徑減少并發癥有重要的意義。 1臨床資料 我院頸乳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乳腺癌病人166例,全部為女性,最小33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46.2歲。所有的病人手術均無放療和化療。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146例,導管內癌8例,浸潤性小葉癌9例,髓樣癌1例,粘液癌2例, TNM分期,

2011-09-26

關于乳腺癌手術護理措施與健康教育

() 作者:王宏 宋惠云 王秀梅 張洪文 趙楊 俞婷婷【摘要】 乳房疾病是婦女常見病,包括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纖維腺瘤、乳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等,其中乳腺癌的發病率占婦女惡性腫瘤的第一或第二位。目的 討論乳腺癌手術護理措施與健康教育。方法 配合手術進行手術前、手術護護理,并進行健康教育。結論 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可使患者對手術配合度更高,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手術后護理可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關鍵詞】 乳腺癌 手術 護理 健康教育乳房疾病是婦女常見病,包括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纖維腺瘤、乳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等,其中乳腺癌的發病率占婦女惡性腫瘤的第一或第二位。1 術前護理(1)術前教育:在進行術前教育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理解和接受程度恰當介紹麻醉及手術過程,術前、術后應遵循的注意事項如疼痛的控制及術后胸部和患肢手臂感覺的改變等知識。通過以上這些干預方式,將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治療與護理活動中來,有助于其消除疑慮和恐懼,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2)皮膚準備:對切除范圍大

2011-07-10

關于127例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

【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方法 對127例病人術前生理、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定、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出院重點指導堅持鍛煉,定期復查。結果 本組未發生并發癥,均痊愈出院。結論 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是獲得手術成功的保障。【關鍵詞】 乳腺癌;圍手術期; 護理乳腺癌是危害婦女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婦女發生乳腺癌,50萬婦女死于乳腺癌[1],它已經威脅到發展中國家超過30%婦女健康,而且成為35~54歲年齡段婦女死亡的頭號殺手,近年來,乳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已經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1 臨床資料200701~ 200812于我院行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患者127例,年齡25~67歲,行單純乳房切除術37例,行乳腺癌根治切除術7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術18例,患一側乳腺癌126例,患雙側乳腺癌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術治療和術后全身放、化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2 護理2.1 心理護理 應做好耐心的疏導工作,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

2011-06-05

關于乳腺癌根治術手術前后的護理體會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部分城市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位。大部分病人為了達到根治腫瘤的目的,進行乳腺癌根治術,又因患癌癥出現緊張、焦慮、恐懼、抑郁等因素影響治療效果以及術后的生活質量。選取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乳腺癌根治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前后護理干預分析如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乳腺癌根治手術的患者,年齡29-60歲,平均46歲。1.2方法與結果 均為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及擴大根治術的適應證,其中3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6例行乳腺癌擴大根治術。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及腫物病理活檢可明確診斷。住院天數在11-28天,平均14天,93例痊愈出院,3例好轉出院。2 護理2.1術前護理給予心理疏導,解除顧慮,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加強營養,必要時給支持療法。對高齡病人應做好心、肺、肝、腎功能檢查,以提高手術的耐受性。術前8h禁食、水,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立即終止妊娠或停止哺乳,以免因激素活躍而加快

2011-06-02

關于乳腺癌患者的手術配合及護理觀察

【關鍵詞】 乳腺癌 手術 護理配合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部分城市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位。手術是治療腺癌的主要手段,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術是常用的術式。許多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可直接蔓延到鄰近部位,以及隨血性轉移,亦可種植轉移。1 術前護理1.1常規術前準備檢查血、尿、便常規和肝、腎功能,電解質:進行心電圖和X線檢查。1.2對于高齡的患者,如高于60歲應常規檢查心、肺功能,如有異常,應給予相應的術前治療,以減少手術中或術后發生心、肺功能失代償及并發癥的發生。1.3皮膚準備注意手術范圍的皮膚準備,特別是乳頭和乳暈部位的清潔。若估計需要植皮者應準備供皮區的皮膚,當有皮膚潰瘍時,應該術前3天開始換藥,1天兩次,并且要用酒精擦凈和消毒潰瘍周圍的皮膚。1.4適量配血,做普魯卡因皮膚過敏試驗,術晨遵醫囑應用術前藥物。2 手術配合2.1手術體位與固定:患者取仰臥位,患側上肢外展90°,用板支持并固定。2.2手術開始前巡回護士將高頻電刀,電動吸

2011-06-01

核磁共振檢查評價乳腺癌行保乳手術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 :目的 應用核磁共振MRI評價乳腺癌行保乳術的可行性。方法 51例乳腺癌患者完成了術前在體MRI檢查,其中44例同時作了乳腺B超,分別分析患者是否適宜行保乳手術。術后將MRI、B超結果與病理學觀察結果進行對照。結果 MRI能夠準確評價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胸肌侵犯、浸潤范圍、數目、乳腺皮膚和腋窩淋巴結狀態, MRI判斷19例(37.25%)可行BCS,與病理結果的符合率為86.52%。B超判斷26例(50.98%)可行BCS ,與病理結果的符合率為80.46%。結論 MRI能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術的篩選提供比較全面而準確的信息,應用MRI評價早期乳腺癌行保乳術是可行的。【關鍵詞】 早期乳腺癌;磁共振成像;保乳治療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MRI i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Methods 51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taken preoperative MRI examinations, of whi

2011-03-17

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演變與進展

【關鍵詞】 乳腺癌;保乳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微創治療隨著人們對各期乳腺癌大規模前瞻性臨床研究及乳腺癌生物學特性認識的不斷深入,對乳腺癌發展規律的認識和了解逐步提高,其治療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乳腺癌外科從以局部解剖學為基礎的追求手術徹底性的Halsted根治術、擴大根治術,向全身生物學改變為指導理論的縮小手術范圍的微創方向發展。筆者就乳腺癌手術的演變與發展趨勢作一概述。乳腺癌外科治療發展史19世紀乳腺癌被認為是一種局部病變,區域淋巴結是癌細胞通過的機械屏障,遵循時間與解剖學的規律按照“淋巴血液”的傳播途徑進行, 即乳腺癌先經原發灶轉移至區域淋巴結,之后再出現血行播散。也就是乳腺癌先為局部病變后發展為全身病變的Virshow假說[1]。若在病灶擴散前能將其完整切除,就能獲得治愈。根據這個理論,1894年Halsted創建的乳腺癌根治術[2],使乳腺癌的5年存活率由過去的10%~20%提高到40%~50%,被譽為是乳腺癌外科治療的里程碑式的術式。1918年,Stibbe描述了內乳淋巴結的分布。隨后的二三十年人們逐漸認識到乳腺癌除了腋窩淋巴結轉移途徑外

2011-03-06

老年乳腺癌保乳手術59例臨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乳腺癌保乳手術的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方法: 回顧性分析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986年12月至2006年12月間的59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資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局部廣泛切除術加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術后行化療和放療,受體陽性者行內分泌治療。結果:中位隨訪31個月(7~288個月),1例患者局部復發,2例患者遠處轉移,6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乳腺癌、3例死于腦血管疾病、1例死因不明,余均無瘤存活。5年累積生存率為84%,10年累積生存率為73%;5年累積復發率為3%,10年累積復發率為3%。結論:保乳手術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療效滿意,局部復發率低,適用于老年乳腺癌。【關鍵詞】 老年;乳腺腫瘤;保乳治療;復發;生存A Clinical Analysis of A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 for 59 Cases of Elderly Breast CancerHAO Hongzhi, ZHI Hui, FANG Zhiyi(Department of General S

2011-01-18

老年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療效分析

【關鍵詞】 老年;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療效分析乳腺癌的經典治療方法為根治術,但切除整個乳房對患者的心理和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保乳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在歐美各國已成為治療早期乳腺癌的首選手術方式。國內的保乳手術治療亦相繼開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討保乳手術治療對老年早期乳腺癌的治療效果。1 材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自我院自2003~2009年收治的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入選標準:①年齡>70歲,按照美國癌癥聯合會(AJCC)和國際乳腺癌TNM分期,臨床0~Ⅱ期,腫瘤為單發,直徑≤3 cm;②腫瘤和乳頭間距>2 cm;③影像學檢查為多中心病灶;④無明顯腋窩淋巴轉移;⑤患者自愿接受保乳手術和術后長期隨訪。其中42例入選,年齡70~81〔平均(74.5±1.62)〕歲。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22例。腫瘤所在位置外上象限30例,外下象限5例,內上象限3例,內下象限4例。1.2 手術方法同時行腫瘤擴大手術和腋窩Ⅰ~Ⅱ水平淋巴結清掃術。切除范圍由肉眼距離腫瘤邊緣2 cm左右,做放射狀或弧形切

2011-01-12

1例乳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查房討論

【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癌的圍術期的護理。方法 采用責任制護理形式,班班有人負責,護士長每日護理查房就病情及護理措施進行討論。結果 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護理質量得到提高。結論 護士長護理查房討論,避免了潛在的護理缺陷,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關鍵詞】 乳腺癌;手術;護理查房乳腺疾病(如乳腺纖維腺瘤,乳管內乳頭狀瘤,乳房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為外科常見病。但由于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器官,乳房疾病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軀體和心理壓力,因此,治療護理時應行系統規范的護理,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為了讓大家對該疾病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現就1例乳癌術后護理查房的內容整理,討論如何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護理,減輕其痛苦,有效地提高其術后生活質量。 1 臨床資料責任護士:患者女,34歲,發現右乳外上象限一約4 cm×4 cm大小的腫塊,質硬、固定,病理切片示:右乳浸潤性導管癌,于2009年8月3日入院。體溫:36.8 ℃,心率80次/min,血壓110/70 mm 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心肺(-),腹軟,無壓痛,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后,于8月6日9∶00在

2010-10-19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

【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的措施和重要性。方法 對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的心理干預、切口護理、導管護理及指導功能鍛煉等。結果 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患側肢體功能恢復良好,無手術并發癥發生。結論 做好圍手術期護理是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加強術后護理是手術獲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關鍵詞】 乳腺癌 改良根治術 護理乳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男女均可發生,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主要表現為乳房有腫塊及乳頭凹陷、溢液等。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即切除患側乳房組織及作腋下淋巴結的清掃,保留胸大肌、胸小肌,與乳腺癌擴大根治術相比具有手術創傷小、對上肢功能影響小、皮瓣成活率高、傷口愈合好等優點。近年來,有文獻報道證明,乳腺癌手術治療失敗往往是因為癌細胞的全身播散,而非局部手術不徹底所致,因此,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已被廣泛采用。它適用于臨床I、Ⅱ及ⅢA期浸潤性乳腺癌。而圍手術期周密的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3月,共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4例,效果滿意。現將

2010-09-18

乳腺癌手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將乳腺癌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既定的護理干預措施,即圍手術期護理。結果 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情況下,患者較以往未施加護理干預時恢復得更好,生理、心理上受到的影響較小。 結論 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疾病康復,增加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圍手術期護理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詞】 乳腺癌手術 護理干預 圍手術期護理 生活質量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生活質量也逐步得到提高。但是疾病的發病率卻也在逐年增加,且逐步年輕化、復雜化。困擾著很多女性的乳腺癌已成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部分大城市報告乳腺癌已占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位。這種情況大大挫傷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質量。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對46例乳腺癌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效果明顯,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基本資料2008年1月-2010年1月手術的乳腺癌患者46名,其中年齡38-60歲,平均年齡49歲。其中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13例,乳腺

2010-09-01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

【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將50 例乳腺癌根治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教育方法,實驗組按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徑進行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掌握健康教育知識、患肢功能鍛煉達標情況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掌握健康教育知識程度、功能鍛煉達標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乳腺癌手術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后,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質量,促進患肢功能恢復,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效果優于傳統教育方法。【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 乳腺癌 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種綜合的、深化整體護理的護理工作模式,是指依據每日標準護理計劃為一類特殊病人所設定的住院護理圖示[1]。我科通過對2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CNP實施康復指導,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將2008年1月~2009年7月入住我科行乳腺癌根治術的5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2010-07-15

淺談乳腺癌的外科手術治療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乳腺癌外科手術的演變,經歷了根治術、擴大根治術、改良根治術到至今的改良根治和保乳手術共存形式,形式的變化是隨著對腫瘤的逐步認識而有所變更,到如今對保乳手術的可行性得到了肯定,但事實上國內同行在認知領域上還是有所保留和存在差距的。我們現在依然用根治術這個名詞,當然約定成俗是個原因,但它也確實體現了人們的一個愿望,希望手術從根本上解決一切問題。愿望是美好的,但乳腺癌手術治療確實面臨著一些問題。1 手術的遠期問題—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1.1 極少數早期乳腺癌的病例確實能單獨依靠手術而達到根治效果。但大多數進展期腫瘤或多或少存在著轉移細胞簇,手術和放療等局部治療手段從理論上講是無法根治腫瘤的,只能達到確診、分期、減瘤的目的。這就是乳腺癌手術后需要全身輔助化學治療的依據所在。因此,根治術這個命名的合理性就有待研究。事實上國外很多學者以及教科書上在多年前就避免使用根治術這個名詞,取而代之是用乳房切除+腋窩淋巴結清掃等敘述方式。把乳房和腋窩分開來闡述也會給現今或未來的更新技術、更新術式以拓寬思路。這些腫瘤細胞簇只有到達一定的數量級,使得腫瘤細胞數處于極低水平,最終滿

2010-01-29

基層醫院手術治療乳腺癌的整體護理分析

【關鍵詞】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乳房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趨勢[1]。所有確診乳腺癌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和憤怒,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手術是目前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本院外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6例乳腺癌患者,均實行改良根治手術,現將護理配合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6例,均為女性;年齡28~67歲,平均47.5歲。住院時間20~50d。均在術前行細針穿刺做細胞學檢查或術中行快速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10~14d開始進行化學治療。術后恢復較好,未發生并發癥,均痊愈出院,定期化療。1.2 護理 (1)術前護理:向患者講解有關該病的基本知識,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應終止妊娠,哺乳者應停止哺乳并給予回奶藥物。若患者有失眠癥狀、精神緊張,可服地西泮[3]。術前常規檢查血、尿、便,電解質、肝功能,凝血酶原時間測定,免疫篩查,以及心電圖、胸透等,并幫助患者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術前多食用高蛋白、高熱量、

2009-09-23

保留肋間臂神經在乳腺癌手術中的意義

作者:郝靜 詹華 施勇 林忠民 潘曉明【關鍵詞】 乳腺癌國外在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在乳腺癌手術中保留肋間臂神經(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問題[1];本科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對收治的9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61例保留ICBN,其余30例作為對照組,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61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ICBN保留組年齡26~80歲,平均46.5歲。0期3例、Ⅰ期31例、Ⅱ期22例、Ⅲa期5例。其中浸潤型導管癌42例,浸潤型小葉癌15例,單純癌2例,導管內癌2例。對照組30例,年齡31~76歲,平均48.3歲。Ⅰ期7例、Ⅱ期14例、Ⅲa期9例。其中浸潤型導管癌21例,浸潤型小葉癌4例,單純癌5例。1.2 方法根據腫瘤位置,取橫向或縱向切口,常規分離皮瓣后,將連同皮下脂肪的全部乳腺及其深面的胸大肌筋膜,自上而下、由內往外整塊分離直達腋窩,剪開喙鎖筋膜(若Patey術式則切除胸小肌),顯露腋靜脈,可先清除腋靜脈周圍的淋巴

2009-09-24

乳腺癌保乳手術聯合術后放療的療效分析

作者:袁宏鈞張靜霞姜蔚孫可望蔣勁松【摘要】 [目的] 探討保乳手術加放療治療Ⅰ、Ⅱ期乳腺癌的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1998年1月~2002年7月在我院接受保乳手術加術后放療的34例乳腺癌臨床資料。[結果] 全組隨訪36~90個月,平均隨訪63.5個月。3年生存率100%(34/34),3年無瘤生存率97.1%(33/34),隨訪滿5年的24例,5年生存率100%(24/24),5年無瘤生存率91.7%(22/24)。[結論] Ⅰ、Ⅱ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術加放射治療可取得滿意療效。【關鍵詞】 乳腺腫瘤保乳手術放射療法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at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effectof breast conservat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for

2008-04-22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關鍵詞】 乳腺癌;糖尿病;護理 手術是目前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糖尿病(DM)是外科手術患者的一個危險因子,易造成多種并發癥,影響手術效果和給患者造成痛苦,為減少并發癥的出現,達到術前預期效果,我們對52例乳腺癌合并DM的患者圍手術期進行了科學的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1 臨床資料2002年6月~2005年12月在我院52例乳腺癌合并DM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其中男2例,女50例;年齡30~74歲,平均52歲。有明確DM病史者12例,占23%,其余40例均在術前查體時明確診斷。術后發生刀口感染及DM皮膚大皰各2例,低血糖反應4例,無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8天,均痊愈出院。2 護理方法與體會2.1 術前護理2.1.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應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特點來進行,針對患者的具體問題調整護理計劃。乳腺癌合并DM者術前3~5天要控制血糖在8~9mmol/L以下,為此患者表現煩躁、情緒波動等,如調整不好將影響手術日期,要向患者講清穩定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產生信賴和安全感,增強其戰勝疾病的

2007-06-11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

[關鍵詞] 糖尿病;乳癌;圍手術期對乳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控制血糖和防治感染是安全度過圍手術期的關鍵。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乳癌伴糖尿病手術患者共32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將體會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病例共32例,男1例,女31例,年齡36歲~65歲,平均年齡56歲,均確診為1型或2型糖尿病。術后發生淋巴管漏1例、皮下積液1例、皮瓣壞死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9.37%(3/32),其余患者手術恢復順利出院。2圍手術期護理方法2.1術前護理2.1.1心理護理糖尿病患者因術后患側胸部形態改變及擔心傷口不易愈合,往往會產生恐懼、沮喪、憂慮和絕望等不良心理反應,因此,護士應及時與患者溝通,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釋。同時,可介紹一些成功的范例,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2.1.2飲食指導向患者說明飲食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覺、主動遵守飲食計劃,如早餐、中餐、晚餐三餐定時定量進食,嚴格糖尿病飲食,限制糖及脂肪的攝入。2.1.3健康教育介紹血糖及尿糖的

2007-06-30

乳腺癌保乳手術原發灶切緣的評估

【摘要】 總結近20年來乳腺癌保乳手術原發灶切緣評估處理的主要臨床證據,并詳細介紹了評估方法。【關鍵詞】 乳腺腫瘤乳腺癌保乳手術切緣(margin)是指原發灶切除后標本的邊緣與癌組織間的鏡下最短距離。獲得原發灶切除后陰性切緣是乳腺癌保乳手術的一項基本要求,其目的是切除病變乳腺中的可見腫瘤組織,并希望用其后的放射治療清除可能存在于余下乳腺組織中的隱性病灶或鏡下可見病灶。在理論上,術后殘余腫瘤組織在相對乏氧的疤痕環境中,更有可能耐受放射治療而生存。大量事實業已證明,切緣陽性會明顯地增加保乳手術的局部復發率。因此,如何正確地評估和處理原發灶手術切緣,是保乳手術實施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1 安全手術切緣的界定盡管大量研究均顯示保乳手術的切緣狀態與局部復發有關。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得到普遍認同的陰性切緣距離定義。Gould和Robinson[1]總結了手術標本的檢查處理過程及切緣取材的差異,認為其中許多因素均會影響到對切緣狀態的評估結果。實際上,即使是在同一個保乳手術隨機化臨床研究中,在評估切緣狀態時也存在相當的實際差異。<

2008-04-14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的相關問題

【摘要】 早期乳腺癌大樣本多中心對照表明我國開展保乳治療是可行的、有效的。文章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的適應證、禁忌證,腫瘤切緣的安全性、腋窩淋巴結清掃范圍及切口設計、術后綜合治療等作一分析。【關鍵詞】 乳腺腫瘤保乳手術已成為歐美國家早期乳腺癌的首選術式。在中國,乳腺癌的保乳治療僅在少數醫院開展,保乳手術在我國究竟占多大比例亦無據可查。究其原因,首先是人們對乳腺癌的保乳治療持懷疑態度,保乳手術能否取得與切除乳房手術同樣的效果?根治乳腺癌保留乳房在中國是否可行?又由于醫療條件的限制,我國開展保乳手術的醫院尚缺乏規范的治療“模式”,療效差異較大。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衛生部北京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遼寧省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10家三甲醫院共同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早期乳腺癌規范化保乳綜合治療的前瞻性研究,始于2001年11月,進行了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療與切除乳房治療的對照。分組是在符合保乳手術適應證

2008-04-14